雲間曼陀 作品

第七十七章墨君教書

這對於韓非而言顯然並不是什麼難事,畢竟韓非雖然所學的思想為‘法家學說’,但他最初拜的老師卻是儒家的荀子。

不過當韓非教導扶蘇儒家學說的時候,墨君就需要盯緊一點了。

這並不是儒家的學說有問題。

任何學說本身都不會有問題,但若是教導者與學習者自身理解產生誤差,那麼很容易就會把一門好的學問改變成亂七八糟的東西。

所以為了防止扶蘇幼小的心靈長歪,墨君也只好多費一點心了。

“朝聞道,夕死可矣。長公子可知,此言何解?”

扶蘇坐在一間院落的棗樹下,面前的石桌上擺放著一本用白紙新裝訂出來的《論語》,而在他的面前,則是同樣手持紙質《論語》的韓非與墨君。

“早上知道了“仁義之道”,哪怕晚上就會死去,也可以死而無憾了。”扶蘇思索了一會兒,隨即用稚嫩的聲音回答道。

韓非滿意的點點頭,道:“長公子果真聰慧。不錯,儒家學說講求仁義禮智信,一國之君唯有以仁義對待民眾,民眾才能回報以仁義。如此才可被稱為“仁君”。”

扶蘇聞言,一雙懵懂的大眼睛裡,閃過幾絲若有所思之意,隨後只見他朝著韓非行禮道:“學生明白了,多謝韓非先生指教。”

“嗯!”

韓非謙遜的受下一禮,正要繼續往下教導,可就在這時,只聽見墨君突然開口道:“九公子此言有理,但未免缺少了幾分現實。”

此言一出。

扶蘇頓時茫然的看向墨君。

韓非也是略顯詫異的扭過頭,問道:“聖平君有何見教?”

墨君道:“九公子所說國君以仁義對待民眾,民眾就會回報國君以仁義,此為仁君。但本君想問一句,若是國君以仁義對待民眾,可民眾卻不回饋國君以仁義,那又當如何?”

······

淦,一卡文,碼字就跟便秘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