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我不做亡國太子! 作品

第1450章 成果顯著


                 對錢不感興趣這樣的話,聽聽就可以了。

  俗話說得好,熙熙攘攘,皆為利往。

  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寸步難行。

  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銀子,原來歷史上大明為什麼會亡國,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缺錢,缺銀子,缺到連為國戰死沙場人的餉信都發不出來。

  當兵吃餉,天經地義。

  連軍餉都沒有,誰又會為你賣命呢!

  這個時候,誰還能說錢不重要?

  朱慈烺心裡很清楚,這每一分銀子的流入,都是大明國力的增強,都是百姓生活改善的基石。

  他並不追求個人的財富積累,而是希望用這些錢來推動大明的各項建設,讓百姓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隨著大明經濟的繁榮,商業活動也日益活躍。

  各地的市集、廟會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商人們穿梭於城鄉之間,將各地的特產帶到市場上,也帶回了各地的需求和信息。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明的商業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商人們的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起來。

  同時,大明海外貿易公司、大明自由貿易特區的建立,進一步激發了海外貿易的熱潮。

  雖然說,荷蘭人、葡萄牙人被大明打得媽都不認識,但是這並不妨礙西方其他國家例如英格蘭、法蘭西、德意志、西班牙等等這些國家來大明貿易。

  而且,大明收拾過葡萄牙和荷蘭之後,有了血淋淋的教訓之後,來大明貿易的蠻夷都變老實了很多。

  沒有人敢胡作非為,都小心翼翼的行事,遵守大明的法律法規,尊重大明的風俗習慣。

  賺他們自己該賺或者說是能賺的錢,也都按照規定繳納賦稅,服從大明蕃民管理司的管理。

  這個時候,朱慈烺建立的大明蕃民管理司和大明海關總署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所有來華貿易的蠻夷都必須接受大明蕃民管理司的管理和約束,遵守蕃民管理十條,依法依規的開展貿易工作。

  而大明海關總署和大明稅務司聯合開展稅收工作,對於進出大明海關的貨物,徵收關稅和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