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影響




通過對發動機和箭體等部分的探傷,檢驗團隊基本確定沒有出現缺陷和破損,只需要重新刷上塗料和加註燃料,一週以內就能恢復到發射狀態。



林炬沒有看詳細內容,直接翻到最後,上面用紅色的章蓋著“合格”。



這意味著只要再將這枚火箭發射出去,兩次發射的平均成本就將降低30%,如果重複使用5次,平均成本就將降低45%,如果是10次,平均成本就只有50%了。



也就是說,新遠一號家族在實現一級回收後,只要保證能成功回收4次,每枚火箭的成本都能壓在1000萬,可回收版本火箭近地軌道運力是1.3噸左右,平均Leo發射成本約7700元每公斤,按這時候的美元匯率,剛剛好1000美元。



主打的sso軌道運力縮水到680公斤,一公斤成本也僅有1.4萬元,摺合2000美元。



這還是新遠一號火箭小,一級成本佔比只有60%,火箭越大,一級越重成本佔比越高,回收的效益越高,如果設計中的新遠三號也回收,5次平均發射成本將降低70%。



在紙上粗淺算了算賬,林炬狠狠嚥了下口水。



如果接下來所有發射的火箭都能回收,那成本不得再大砍一刀?



當然,同樣有人跟自家老闆想到一塊去了。



走出會議室後,跟在林炬旁邊的副總胡柏兼臨時助理看似無意地說道:



“下個月的新一丙一級好像也是3.5米直徑,要是我們用這個回收的一級裝上去,能省下至少900萬啊,這一單的利潤都才不到800萬呢。”



林炬一顫,隨即嚴肅地批評了他的不健康想法。



“跟客戶說好了是新火箭怎麼能改,況且這也才回收一次,萬一下次就出問題了怎麼辦?”



雖然他確實很心動,但這種事不道德,首次商業訂單給人用二手火箭說出去也不好。



“那,我問問安德羅夫總師能不能把新遠一號丙的一級也改成可回收的?這樣也不虧。”



“這……你去問問安德羅夫?”



“是!”



……



新遠一號乙火箭回收創造了歷史,但這個影響有多大?大到私人航天界馬上就翻天了!



有更多的風投來找林炬了,而且這次態度極其堅定,比上次還要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