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荃 作品

第九百六十八章 前因後果

    。李主任說了三件事,兩件事是過了去的,就是算了,現在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這過街天橋了。按照以前的規劃,確實可以叫過街天橋,畢竟那個時候的銀海灣還沒有發展起來,銀海灣大道還不叫銀海灣大道,那個時候只是一條通往鄰市的濱海小村子的一條出擊柏油路,還只是兩車道的。現在呢,銀海灣發展起來了,連同鄰市的濱海小村也和銀海灣一樣的熱鬧起來了,在這南中國海岸邊,濱海小村甚至更比銀海灣更有吸引力,因為它有這一個神奇的沙灘半島,靠著外海的沙灘總是有著風高浪急的樣子,中國最好的踏浪者都喜歡來濱海衝浪;而靠近內海的沙灘,永遠是風平浪靜的樣子,一種熱帶特有的慵懶節奏讓城裡的人迷戀不已。這麼好的濱海小村,在我看來,唯一不足的就是當地人獨有喪葬風格了,將墳墓墓園區設置在外海灘的這一邊,距離海邊就幾十米的樣子,和三亞的三亞灣西面局部的沙灘如出一轍,還有鶯歌海附近的沙灘也是如此,這種喪葬風俗當然有歷史的緣由,一旦和現在的旅遊區觀點“碰撞”在一起的時候,沒去的可能就對這個地方充滿憧憬,去了看到實際狀況的時候那種感覺就很複雜了。而銀海灣和濱海小村的對比,最大的優勢就是在於如果來自深圳或者大灣區的遊客要去濱海小村的話,要麼多走高速近30公里再兜進濱海小村附近的鎮子然後再開多10公里的路才能到,要麼就走銀海灣大道貼著海岸線開上10公里就直接到了景區了。因此,銀海灣發展了起來,這和深圳的大梅沙和小梅沙的發展差不多,因為去小梅沙必定經過大梅沙,你再不喜歡大梅沙也要經過大梅沙。

    因為這樣的良性競爭原因,我可以理解李主任要大力發展銀海灣的初衷了,只有自己做得比對方更好,別人才會對你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