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1693章 定製(上)

  周不器當年沒少跟石婧琳交流,所以他了解得比較多,“伱說的服裝定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可以!”

  覃荷從容而自信。

  “哦?”

  周不器不大相信,反正他是想不出來有什麼很好的辦法。

  覃荷笑著說:“我此前在拍拍網做副總裁,主要負責的就是服裝生意的供應鏈管理。三年時間,我幾乎把整個粵東省的服裝廠和家庭作坊都跑了一遍。”

  “很厲害!”

  周不器表揚了一句。

  這的確很了不起。

  粵東省的服裝廠商太多了,十幾萬家應該是有。很多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家裡搞一套設備,然後夫妻二人就開始做衣服了。

  發展得比較好的,還可以外招三五個師傅。

  像淘寶、拍拍上面的那些物美價廉的服裝,很多都是出自這種家庭小作坊。拿到大牌款式,然後找到類似的材料,就開始在家裡加工了。像牛仔褲、t恤衫這種簡單的服裝,單人單天就能生產出五六十件。

  這是國內服裝行業的最大優勢,也是最大劣勢。

  張緒豪皺起眉頭,“你能把這種小作坊似的加工廠的行業劣勢轉變為優勢?”

  “有,就是定製。”覃荷看樣子頗有信心,“這個思路,我已經規劃一年多了。在拍拍內部,我也多次提議過,卻沒能通過。其實我也能理解,我要做的這套模式不太適合拍拍。但是校內團購可以,甚至可以說是國內乃至全世界最適合做這套模式的電商平臺。”

  周不器開玩笑說:“口氣有點大。”

  覃荷正色道:“周總,我有信心。”

  周不器道:“我沒有質疑你的意思,是來跟你學習的。也不怕跟你說實話,當年校內團購做服裝的時候,我也參與過,可實在想不出解決辦法。服裝行業和化妝品行業一樣,都是暴利行業。但凡有一絲可能,校內團購也不會放棄這個業務。”

  覃荷道:“我認為,應該想盡一切辦法,把中國製造的優勢發揮到最大。而這種優勢,意味著價格低、效率高,多快好省。粵東省的服裝製造一向很發達,這裡是服裝外貿的前沿陣地,在服裝產業鏈上有著三十年的積累。那裡有著大量的製衣作坊和中小型工廠,有著紡織面料輔料的最大供應市場,還有十三行和倉儲基地。當然,這種中小作坊的模式跟製造業標準中的標準化、規模化的走向背道而馳,卻很符合當下國內乃至全世界年輕人在消費端個性化、多元化的趨勢。”

  “咦?”

  周不器眼睛一亮。

  這個角度很好啊!

  揚長避短!

  避開了南方的這些作坊似的服裝廠的劣勢,卻極大地發揮出了個性化的少量多元的優勢,這跟“定製”的理念不謀而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