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 放榜

 他豁然起身,捧著手中硃卷來回踱步,神色激動:“湖廣

 又出一治《易》大家矣!()”

 這吳訓導雖只有舉人功名,論治《易》功底,許多進士猶不及他,且向來眼高於頂,便是他所執教的府學生員都不曾有一人入他眼中,不想竟日竟對一份試卷青眼有加。

 什麼錦繡文章,竟得吳兄如此盛讚?()”

 見他這般作態,眾人紛紛被勾起了興趣,一個個都忍不住湊了過去。哪知看過之後,眾人之激動卻較吳訓導有增無減。

 ——這當真只是考生的試卷嗎?若非身處貢院,他們幾乎以為看到的是大家之作。

 滿房治《易》的考官中,不乏潛心研學二十年者,讀完這份試卷,竟然受益匪淺!

 此時此刻,他們似乎已不再是閱卷的考官,反而都成了聆聽老夫子教誨的學生。

 大受震撼的眾人思來想去唯有四個字能形容這份試卷帶來的衝擊——匪夷所思!

 不多時,這份寫有數道薦語的硃卷便出現在第二房房官的案上,醒目的藍色批語極盡褒揚之詞,令房考官愕然不已。然而,待他讀完七篇文章,疑問便一掃而空。

 他毫不猶豫在試卷上蓋了個大大的“薦”章,提筆道:“古厚清渾,名理皆造其巔,胸中別有杼軸,遂為不朽之文!”想了想,他又添上一句,“當為經魁!”

 批罷,房官與一眾閱卷官情不自禁笑了起來:“今科湖廣解元,必由本房而出!”

 ……

 至公堂裡,鄉試總裁方汝輝正在批閱由各方推薦而來的硃卷,能出現在他面前的硃卷都已經過房官與副主考幾重篩選,卷面上有多名考官薦語,故而質量皆有保證。

 隨著批閱硃卷漸多,方汝輝逐漸審美疲勞,後面的二篇經義好歹各有不同,前面的四篇書義,看得多了只感覺千篇一律。

 又一份硃卷出現在面前,方汝輝例行看了一眼,只見卷面之上寫有同考官與副主考的數道薦語,第四房(《詩經》)的房官更是不吝盛讚,稱其為“才氣縱橫之作”。

 方汝輝瞬間來了興趣。

 他從頭讀到尾,只覺關在貢院的悶氣消散一空,整個人如飲甘霖,竟是神清氣爽。

 “往年鄉試解元的文章不過如此!”一旁的副主考對此份硃卷亦是尤為欣賞,他不加掩飾地稱讚道,“此前所閱諸多佳作,皆遜色一籌,秋闈魁首看來便是此人。”

 說話間,他翻開又一份硃卷,來自第二房(《易》)房官的薦語頓時映入他眼簾。

 方汝輝面上不曾表態,心中亦默默贊同。憑他的經驗自然能看出這份硃卷的作者學識之高在生員中已是少有人及,只要後兩場發揮不失利,解元之位自然穩穩拿下。

 不過,現在斷言終究為時過早,誰也不知是否會出現意外,況且身為考官應當謹言慎行,否則萬一被捕風捉影就大為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