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定式 作品

第200章 陸王心學,輿論反轉!岳父躋身十二境,面見永安帝(兩章合一)




我外孫受巫蠱之害,在妖女一案中乃是受害者,卻被你們這幫提著筆桿子的當成叛國賊罵了一整個年,如今還不消停?



僅憑一時之風,沒有證據,以立德不正,為人不端,就能斷定我外孫是放走妖女的兇手?”



一位年長大儒攏袖冷哼道:“王和甫,如今三院還沒調查出結果,你言之過早了吧?”



王和甫淡淡反駁道:“是忠是奸,聖上自會明鑑,你們又有什麼好吵嚷的?皇城外的士子百姓,是不是伱們刻意安排的?”



年長大儒臉上露出驚慌之色,指著對方罵道:“王和甫,說歸說,你可別亂汙衊老夫!”



“哈哈哈!”



王和甫大笑一聲:“本相就隨便一說,你怎麼就急了,現在知道被汙衊是什麼滋味了?你們汙衊我外孫的時候,可不見你們心懷愧疚。



“何為知行合一?一知一行,方得結果,你們僅做到了知,就枉然下結論,說明你們每個人心中,只有自己的那一套標準罷了。”



很顯然,王和甫心中也憋了很久。



雖然表面上,他為了避嫌,一直沒有參與陸鳴淵的事情。



可背地裡,他可是攢了一肚子火,路過皇城門口的時候,看到這麼多請求聖上撤回成命的士子百姓,他的臉色比誰都難看。



陸鳴淵好不容易得到聖上的赦免,卻遇到了這麼多的阻力。



今天,他還真就要給陸鳴淵討一個說法。



反正後面有聖上撐腰,怕什麼?



他確實不霑恩怨,也不主動惹事,但只要必勝的事情,就絕對會重拳出擊。



誰跟他外孫過不去,就是跟他王和甫過不去!



被王和甫這麼一罵,在場大儒的臉色都變得更加難看起來。



“王和甫,你有什麼資格血口噴人!”



“你身為大炎宰相,能不能自持一些?”



“張口閉口就是聖上,卻仗著自己的官威狐假虎威,你真的將聖上放在眼裡了嗎?”



“憑什麼?”



聞言,王和甫露出了濃濃的冷笑:



“憑老夫是陸鳴淵的外公,是大炎宰相,掌握一國大權,掌管言路自由,就能管得了你們!”



他今天算是豁出去了。



反正他這個次輔的位置,隨著陸鳴淵的逐漸起勢,會失去原來的價值。



在此之前,不如替外孫討個公道。



而這場事件真正的主人。



陸鳴淵卻十分頭疼。



陳恪背刺他就算了,沒想到外公過來了,越說越不對勁,居然也開始背刺他。



您老貴為一國宰相,跟這些臭魚爛蝦計較什麼。



到時候實力足夠,直接登基為帝,一切不就不攻自破了嗎?



您外孫現在實力還不太夠,還想再苟一會兒呀。



天知道這個便宜老爹安的這是什麼心。



罷了罷了,反正都已經說完了,畢竟外公也是為了自己好。



好在這些大儒不信



“各位前輩,何必在這口舌之爭。”



關鍵時刻,陳恪又站了出來。



“陸王心學之誕生,與王相公也脫不開干係。”



“他老人家說過,善惡皆是自己判斷的,無需迂腐的遵從,所謂真正的道理,能不能成為道理,皆在我心。”



“讀書養性的功夫,每個人當去掉自己私慾的障蔽,掃除心中偏見,而恢復顯露內心固有的天理,才是真正的大善!”



“此為致良知。”



轟隆!



突如其來的雷聲在這一刻炸響。



整個大炎皇宮凝聚黑雲,彷彿災禍降臨,如此天象,再次引來各方驚動。



整個帝京的讀書人都沸騰了,唯有老百姓惶恐不安,以為是什麼大的劫難,直接燒香拜廟,祈禱天下太平。



宮門之內的陸鳴淵稍稍回過神來,淡笑道:“這下全部齊了。”



這位身為文聖三弟子的水鏡先生,念著陳恪口中的新真言,微微低喃:



“我心即是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心學的三句話,勝過千言萬語,超過了大部分聖人教誨。



不少大儒看著天上的驚雷,顯然這句話已經得到了天道的認可。



他們神色迷茫,有很多理學一脈的學子,不斷低聲唸叨著:



“難道我們真的錯了.”



“天理.難道真的不可信?”



“本我之道.才是對的?”



“轟!”



忽然,一道金色雷霆落在陳恪的身上。



在他的身上不斷流轉,宛若成千上萬的金色龍蛇。



這些細若遊絲的電弧匯聚成了一個新的儒家真言——“知”



金色文氣匯聚的“知”,很快遁入了陳恪的體內。



這一幕,讓現場大儒當場震驚。



“居然是兩個本命字!”



“據說只有十三境的聖人,才有可能凝聚兩個本命字!”



“天道也認為陸鳴淵是被冤枉的?”



水鏡先生眼中浮現出欣慰之色:“兩個本命字,起碼已經有了成聖的條件。”



同時,他挪向陸鳴淵的目光中,充滿了思索。



陸王心學的三道真言,皆是被天道認可。



也側面證明了陳恪的話語是正確的。



看來這一次,天道是真的站在陸鳴淵這一邊。



一個剛剛出世的陸王心學,能招來如此大的動靜,顯然儒道即將變天了,大炎將注入新的氣象。



他身為南離帝師,還要考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