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作品

第365章 朱標的“名場面”


                 隨著朱標滿含憤懣的聲音迴盪在奉天殿。

  除卻六部尚書,滿朝臣公都不約而同的垂下了頭。

  他們也不傻。

  即便沒有如朱標一般身居高位的俯瞰眼界,或是常升超越時代的遠見卓識,只從劉崧那“聲聲啼血”的控訴就能品味出,這個麻煩有多棘手。

  在場的這些人。

  除了少數“超凡脫俗”的大佬,有幾個人屁股底下沒有依附的豪門士紳替他們撐起體面呢?

  縱然是死道友不死貧道。

  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他們不是不懂。

  一旦領了差事,卻沒將事辦成。

  以老朱家的“家風”,此生定然升遷無望了。

  可一旦他們真把事情辦成了。

  那此類的事情,往後往往就成了他們的推之不去的“苦差”。

  縱然得了老朱家的倚用。

  北境的鄉紳豪門能如此排擠朝廷下派的官員,難道就不敢將這樣的手段用在他們身上了?

  縱然老朱家能護得了他們一時。

  可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有朝一日他們家道中落了呢?

  若沒點血緣親疏。

  試問,誰敢賭他老朱家的“長情”?

  常升將一切看在眼裡。

  早已從六部五寺奏書中領略了洪武一朝臣子們為官思維的他,只需稍加換位思考,便能洞悉這些人心中的那點小心思。

  隨大流一同垂首的他,對上了朱標巡視眾臣的目光,只瞥了瞥他手中的血書,又看了一眼位列百官之首的那幾位,挑了挑眉,隨即繼續垂首。

  收到常升的暗示。

  朱標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血書,又順著常升的指引看了看六部尚書,琢磨了半晌,逐漸的回過味來。

  心中生出了能夠解決麻煩的主意。

  便底氣十足,溫聲細語的催促道:“列位臣公,怎麼,都噓聲了?”

  “監國幾月,除卻孤一心要推行的《官學》校訂,試科舉,朝中上下呈送之奏本,除卻那一成左右的實事,十之三四呈報的都是些頑蘚之疾,十之五六都在稱頌天下太平。”

  “這就是諸公稱頌的天下太平嗎?”

  隨著朱標爆發的厲聲斥喝伴隨著幾份血書如驚雷一般摔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