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唐 作品

第八十六章 歸程祭祖,滄海桑田

正月十八日,總算將自己在潤州的所有事務解決完畢的顧柯,開始踏上了歸途。

  但與來丹徒時乘船經松江,入官河來到潤州的太湖以北路線不同,這次他選擇乘車走太湖以南的常州,湖州,再回到華亭。

  隨行的仍然是徐逸,顧全武等十餘名騎馬護衛及跟隨自己一同乘車的薛虞芮。

  沿著官道行進了半天后,顧柯掀開帷帳,望向輪廓逐漸清晰的延陵縣城以及不遠處的小茅山。

  顧柯除去要到湖州見一次張搏以外,這次繞路主要還是為了到延陵縣的祖地祭拜祖宗。

  顧柯的曾祖顧況和祖父顧非熊都葬在延陵縣境內的小茅山中,那裡也是吳郡顧氏中顧況這一脈的祖地。

  如今的潤州,常州,蘇州,過去大半都是吳郡顧氏的田莊和領地,不過魏晉以來的數百年風雨過後,江東早就是滄海桑田,顧氏已然不復往日之盛。

  自魏晉時起,江東士族便有以吳中四姓為首之說,即以“顧陸楊朱”四個江東大姓作為江東士族的魁首。

  據《史記》及《吳越春秋》所載,吳郡顧氏起源自先秦時的越王世系:

  “顧姓乃越王勾踐七世孫搖漢之後。禹治水周行天下,還歸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封有功,爵有德,崩而葬焉。”

  “禹五世孫少康恐禹跡宗廟祭祀之絕,乃封其庶子于越,號無餘,其傳二十餘世,至周敬王時,有子允常,拓地始大而稱王。

  允常卒,子勾踐立,稱越王,滅吳稱霸。

  勾踐後六世至王無疆,國為楚滅,諸族子爭立,其閩君搖以佐諸侯滅秦,漢高祖封搖為越王。

  搖別封其子為顧餘侯,以爵為氏,漢初居會稽,此即吳中顧氏之先祖。”

  所以顧氏最初是在西漢初年才得到明確記載。

  儘管吳郡顧氏作為江東豪族在本地的勢力一直頗為強盛,但一直到東漢時才出了第一個顧氏的二千石級高官——潁川太守顧奉,字季鴻。

  並且這一記錄最早還是在南朝宋時,裴松之註解的《三國志·吳志》中被提及的,在其餘史料中並無明確記載。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而裴松之生活的年代距離顧奉的生活年代差了將近三個世紀,故而這一孤證說法的可信度也頗為可疑。

  哪怕裴松之的這一記錄屬實,在顧奉之後,一直到漢末三國時,吳郡顧氏才真正出了第二位二千石以上高官,即東吳丞相顧雍,也是他最早宣稱自己的曾祖顧奉是東漢時的潁川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