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1042章 善待

    在大漢削平天下的過程中,亡國虜主,出降之臣,東京的百姓們已然經歷得不少了。從高保融到周行逢,從孟昶到劉鋹,因此,江南國主李煜被“護送”到開封時,並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

    也在於,劉鋹在前不久,東京的士民們難免有些審美疲勞,大夥都習以為常了。當然,市井之間,仍舊少不了議論,東京士民真切地看到了朝廷平南的功績,都覺得天下一統,理所應當。

    年輕一輩的人,沉浸在對朝廷功業的讚美與嚮往之中,老一輩的人,尤其是那些親歷了前代亂世,親眼見證著從大漢建立到統一天下過程的中老年人,感慨尤多,他們既為國家的統一高興,也期待著天下真正獲得長久的和平,嚮往著新一輪的太平盛世。

    比起劉鋹,李煜明顯要幸運些,受到待遇也要優厚些,沒有像罪徒一般被關在囚車裡,遊街示眾,供人觀賞,也算是保留了最後一份體面。

    由一輛溫暖舒適的華車,接至漢宮,禮部郎中董淳奉詔接待,態度謙和。同時,關於劉鋹的一些情況,李煜也被動地得知了。

    對劉鋹的處置,只花了一日便出了結果,參與討論,發表意見的人雖多,但效率出奇地高。官員之中,大多對劉鋹表示鄙視,覺得不能厚待,同樣的,也沒有直言說他該殺。

    大部分人覺得,亂政害民的巫宦奸佞都被明正典刑了,足可釋民怨憤,劉鋹本庸人,就不必過於苛待他,將之養在東京即可。

    甚至有少部分人替劉鋹辯解,說嶺南國政之亂,從其父劉晟開始就亂了根制,壞了風氣,劉鋹年幼而不知世事人情,為群小所左右,從而延伸出,勸諫劉皇帝引以為誡,為天下表率,強化宗法,訂立萬世不移之成制,傳之後世,以免後患。

    這雖然是少部分人的迂腐之論,但落入劉皇帝耳中之時,還是引起了他的思考,當然不是準備立什麼萬世不移之成制,而是想這些人進此言論的原因。

    說到底,劉鋹最為人所詬病、批判的,就是殘殺骨肉兄弟的行為,和其父一樣,是殺盡戮絕。劉晟還會找些理由,分十多年逐步剪除,劉鋹更是直接,一上臺便明確提出效仿先父,殺盡兄弟。雖然把鍋甩給龔澄樞等宦官,也確實是那些人建議的,但能夠狠得下心,就絕不是一個“少不更事”就能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