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212章 王樸卸任

    4月份的時候,又有御史上報,說王樸在淮東有邀買人心之嫌,連淮東百姓只知王樸不知天子的話都說出來。

    有的時候,劉承祐也是好奇,王樸就這麼惹人嫌棄不過這一回,劉承祐終於決定,讓王樸挪挪位置,將他調離淮東布政使的位置。王樸在任多年,一是看他過於勤懇辛苦,勞神傷體,心中不忍;二則是,非議滿朝,即便他保持信任,繼續讓他做下去,對王樸本人也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劉承祐自己也不確定,這份信任還能堅持多久。

    一直到進入5月,李谷離京之前,劉承祐終於下詔,以王樸治淮東多年,勞苦功高,調入東京聽用。此詔一下,朝廷中有資格的官員們,心思立刻就活泛起來,揚州可是個好地方,為了淮東布政使之職而活動奔走的人,可是不少。

    劉承祐當然沒有讓那些人如願,而是直接降下諭示,以轉運使王溥接任,一下子讓那些人斷了念想。

    一詔一制,自東京飛傳揚州,宣讀與二王,王樸是詔至即行。而在王樸離開揚州當日,聞訊自發相聚給他送行,依依惜別,有老叟奉上一碗清水,一把泥土,一袋鹹鹽。比起萬民傘作秀,那份感情要真摯得多。甫一離別,素來以剛嚴示人的王使君,卻也不禁老淚縱橫。

    自揚州出發,王樸只帶著家眷及幾名僕侍,乘官船,沿著運河北上。行程不快,一路走走停停,顧看民情,離任之途,也是習慣性地做最後一次巡視。

    而得知是王樸離任北還,沿岸百姓,有不少主動給他拉縴的人,以此相送。不過,自揚州至泗州,也就那點距離,花了六日多的時間,便進入盱眙境內。

    龜山鎮,原本只是龜山腳下的一座小村落,不過在龜山運河開通之後,逐漸興盛起來。畢竟處在龜部位,優良的地理條件,給它飛速的發展提供的便利。不過一年多的時間,便聚民2000有餘,人煙稠密,百業發達。在乾祐10年的時候,泗州上報朝廷,正式設置龜山鎮。

    而此時,登上龜山,俯視著腳下繁庶的小鎮,北流的運河,王樸十分地感慨。運河之上,視線之中,始終有航行的船隻,自鎮中傳來的人聲彷彿是對他的讚歌。縱目眺去,隱約還能望見北面的洪澤湖,那眼波盪漾的景象早已長記其心中。

    “當初我力主修復洪澤,開鑿運河之時,上下多有反對,以治安不固,怕勞民傷財”王樸說道:“然而,只需愛惜民力,御以仁道,再惠及百姓,焉生民怨”

    站在王樸身旁的,乃是新任的布政使王溥,他此番是隨著王樸一路北上,既為巡視,也為送行,順便還能交接、議政。

    聽其言,王溥指著運河、大澤,輕笑道:“而今淮泗之民,都在享受文伯公的恩澤啊”

    “這些都是陛下的恩澤,我只代為佈施罷了洪澤之命,都是陛下所取,若無陛下當年的鼎立支持,豈有今日這肥水沃土”

    從王樸的話裡可以知道,雖然性情有些剛烈,但政治覺悟,可一點都不低

    “過了盱眙,就該轉入汴水了,齊物這一路相送,此番情誼,我感激不盡,就在此地告別吧”感慨了一番,王樸似乎釋去心頭最後一點悵惘,認真地看著王溥,拱手道:“淮東諸事,就拜託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