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龍膽 作品

344涇縣調研

    村支書所說的山貨,是這裡的一種特產。梁健之前在縣裡的時候,吃過。味道還挺不錯。梁健問他:“那現在大概多少收入一年?”

    村支書想了一下,回答:“好一點的話,能有個七八千到萬把塊。要是遇到收成不好的年頭,一兩千也是常事。”

    他剛說完,突然涇縣縣長咳了一聲。梁健看了他一眼,問:“怎麼?感冒了?”

    縣長忙解釋:“沒有!喉嚨裡有點不舒服,可能剛才是有什麼東西。”

    梁健收回目光,繼續跟村支書說話。

    村支書剛才所報的年收入,是按戶的。一般一戶人家三到四口人,那麼人均年收入在兩三千左右,年成不好的念頭,就只剩下四五百,這個浮動很大。但是梁健覺得村支書的這個數據是有縮水的,現在的人都往外面跑,去打工。外面打工雖然辛苦,但收入還是可以的。不過,外面開銷也大。

    從這個村裡的房子來看,跟江南大多地方比,那還是很落後貧窮的。

    只不過和國家級貧困縣來比,似乎又要高一點。

    這些念頭只在梁健腦海裡轉了轉,並沒有說出來。這一次下來,主要是摸一摸各個貧困縣的實際經濟狀況,調查一下醫保普及的情況,對於是否符合貧困縣的標準,卻不是這一次的目標。

    洪村看了一圈後,沒有多留,就直奔下一個地方。因為每個地方都相隔比較遠,跑完兩個地方,太陽已經開始西斜。今天梁健還要趕回市裡,也就沒有再多走。

    回到縣裡後,縣長和縣委書記留吃飯,梁健沒有留下,直接就出山了。出山後,梁健就直接回了市裡。

    回到市裡後,梁健將廣豫元叫到了家裡吃飯。吃過晚飯,梁健先讓廣豫元到書房等他,他陪霓裳讀了會書,才去書房和廣豫元坐了下來。

    梁健這次叫廣豫元過來,是有一個想法想跟廣豫元聊一聊。這個想法是有關於涇縣的。這一次他去涇縣,有比較大的感觸。

    第一是交通不便。這一點最直觀,他們為了這一次的涇縣之行,差點還付出了三條人命。所以,要想讓涇縣脫貧,恐怕修路是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第二是那邊很窮。這一點和第一點,其實是有因果關係的。

    第三就是醫療條件問題。從以往的數據看,涇縣的人長壽的不多,雖然那邊風景不錯,空氣也好,但那邊交通不便,經濟落後,這兩點帶來的就是,醫療條件的不足,和百姓觀念的閉塞。人們生了病,往往都會選擇拖,最好是能自己好,實在好不了,又撐不下去了才去醫院看。可村裡都沒有衛生所,只有縣裡有個衛生院,條件也很一般,而到區里路太遠,收費也貴。按照他們的年收入,一年的收入恐怕都支撐不了一次大病。所以,很多人都是小病拖成了大病,然後最後變成了不治。這一點,又聯繫到了醫保。梁健這一次下去,並沒有深入地挖掘醫保的問題,但初步瞭解,醫保在涇縣普及程度並不是很高,很多人家都是沒有辦的。按照涇縣縣長的說法是,百姓不願意出這個錢交這個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