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六十五章,仿製野戰炮兵計算機




    那唐華就真改了……



    就是參照了後世電影劇本的成熟模式(流水線化作品),該突出的突出該省略的省略,矛盾衝突更集中和緊湊,強制若干時間一個劇情的興奮點,最後的大興奮點也就是全片高潮。



    大結構調整完,語言這方面唐華得找人幫忙,就是他向總會計師求援要來的評書先生。唐華寫下臺詞的初稿,定下了這段話所要表達的基本意思,由評書先生翻譯成那個時代正確的說話方式(或者是50年代的人認為19世紀的人應該的說話方式)。



    除了參考後世劇本的原則規範,唐華還找了一個相似的電影,把《宋景詩》的主題也給修改了。



    ……



    工業部門定製的拍攝器材拍攝機械運到了上影。飛機沒有,但找到了一個熱氣球,湯曉丹正把攝影師和攝影機掛在熱氣球上面試試。



    “準備好了?起!”



    解脫纜繩,熱氣球升上幾十米的空中,操縱師傅調整浮力氣球大致穩定在60多米的高度,然後隨風向西飄走了。



    “上影以前也用過熱氣球航拍吧,”唐華問湯導,“攝影師應該不用體驗了。”



    “那以前的不算,我們那時候用熱氣球就是掛在上海拍個高樓廣告片、風光片,這還是第一次在故事片裡用呢。”



    劇本里,第二幕鏡頭就是一個長航拍,唐華還給畫了幾張示意圖。飛機從泰山上空開機,然後一路向西,景物從山切換到平原,再從平原顯現出一條滔滔黃河,黃河之後又是平原,最後定位在聊城附近的一個村落——宋景詩的老家。



    “這是什麼?分鏡頭手稿?”湯導翻了翻劇本,又問。



    唐華:“是。只有……一部分劇情的,其他的我沒時間畫了。”



    分鏡頭手稿/分鏡頭腳本將文字轉換成畫面描述,是從劇本文字到電影的中間媒介。一些導演還會把特別重要的幾個分鏡頭的畫面真畫出來,而不只是用文字來描述畫面。各個導演的分鏡頭腳本繪畫風格各自不同,比如張藝謀的分鏡頭腳本像是老版的連環畫,徐克的分鏡頭腳本則可以印刷成漫畫集。



    湯導拿著唐華用寫劇本之後剩餘時間畫的分鏡頭腳本陷入沉思。



    “一個圓圈表示腦袋,四根棍表示手和腳,是稍微簡單了一點,”唐華指著紙上的幾個火柴頭小人,“意思到了就行,就是說這個人站在這裡,朝著他;那個人站在那裡……”



    “算了算了,先給我,”一臉黑線的副導演孫瑜拿過分(小)鏡(學)頭(生)腳(塗)本(鴉),“我畫畫還行,我來把這些再描一下。”



    ……



    現在離《宋景詩》開機還有兩個月,今天的現場並不是正式開拍,而是試水設備。



    而且開拍之後上影的劇組是要到山東去實地拍攝的。



    1954年的最後兩個月。計劃完不成的人才要加班,國家計委今年的計劃一路順利最後兩個月鐵板釘釘超額完成任務,包括唐華在內的所有人都覺得挺輕鬆。



    上半年工業產值值增長率超過了25%,北戴河會議上中央要求緩一緩。下半年的建設投資、全國各地的工程執行速度稍微緩了一下,招工計劃正好也利用這個機會再往下砍點人,讓重點企業的人員再精煉一點。



    做完這些工作,下半年的工業增長率預期仍然在20%以上,也就是說,1954年的工業產值增長率絕對會超過1953年的20.1%,去年本以為是個高峰年,然而1954年無情地刷新了1953年的紀錄。



    在1954年,蘇聯的農業產值因為老天不給飯吃,氣候和1953年一樣惡劣,因此只有3%左右的小幅度回升。



    工業產值增長率還可以,大約剛剛超過10%。



    當然,在社會主義陣營裡頭,中國和蘇聯的工業產值增長率都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朝鮮。朝鮮停戰後,蘇聯給了朝鮮大量的貸款和物資讓他們重建國家,另外在朝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無私援助人力、中國也贈送給朝鮮一部分戰後重建物資,朝鮮今年的經濟簡直是在火箭式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