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五十六章,只能有一個機械工業部




    ……



    按國內的約定俗成,兵器工業其實專指槍炮等軍械研製和生產的工業,按英文來說,它對應的是“Ordnance”而不是“on”。



    1949年劉鼐任兵工總局局長時就是這麼規劃的。後來唐華把紅旗-1/2、鷹擊這些導彈也塞到了兵工總局之下,算是為了應付抗美援朝,從快從簡的臨時工作分配。



    現在進入一個較長週期的和平建設期,似乎國務院就有點想把各種大類的國防工業各成立一個機械工業部。



    或許這也是受了蘇聯的影響。蘇聯老大哥搞了九個國防工業部,那咱就搞八個機械工業部。



    這好嗎?這不好。



    馬卡洛夫廠長“蘇聯、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總之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他”這番話說得讓人熱血沸騰。但中國不但完成了“瓦良格”號,還雙廠出航母、一年新建一支歐洲中等強國的海軍、每年民船建造噸位還特麼佔全世界30%。



    完成這一切,只需要工信部+國資委。



    退一萬步說,蘇聯搞了九個國防工業部,那是因為蘇聯擁有一個與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體量的軍事工業體系。5、60年代中國才幾個廠啊,就搞8個機械工業部?



    後來國家在寫國務院機構歷史變遷時,就是這麼定論的:“由於第一個五年計劃和社會主義改造,僅1956年就新成立11個國務院直屬機構,經濟管理部門達到50個之多。國家行政機構臃腫龐大,辦事效率低,機構重疊、職能交叉、政出多門等問題突出,且佔用了大量財政開支和公職人員名額。……國務院機構陷入了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循環。”



    直到12年後,大家忍無可忍把這些統統砸了。



    既然如此,那當初又何必搞這麼臃腫的一個攤子呢。



    ……



    聽了總理的解釋,唐華說:“老劉同志是老革命,黨性強、管理細緻、工作民主化、自己以身作則,這些都是很優秀的品質。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的原因,大家可能形成了一種誤區,那就是一個部門一定得是最厲害的那個人擔任領導,其實不一定。今後機械工業部可以以專家委員會提供技術諮詢,局長會議決定軍事工業的發展重點,然後專家委員會與局長的聯席會議共同決定軍事工業的技術發展。”



    “我還是按我的設想繼續說……機械工業部下設的各局局長,或者局長就是副部長,這是一個團體。一個部級單位內部的領導之間交流,比跨部進行交流合作要容易多了。局長會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剛才我說的武器裝備研製生產的融合趨勢。”



    “然後是專家委員會和技術發展方向的問題,專家委員會不但應該包括地方的專家,每個機械工業局還應該包括至少一位軍隊的裝備方面的代表。軍隊的裝備代表不是來監督生產的,他應該是一個專家,在本領域內的需求提出者和裝備使用情況的反饋者。”



    “這樣當召開局長和專家委員會的聯席會議時,某一個機械工業局的專家,在這種半例行的會議桌上,就可以跨局達成自己的目的,或是發送需求,或是獲取自己要的技術。”



    ………



    總理又想了很久。



    “如果保持一個機械工業部不變,那這個部以後要領導的工廠和研究機構就會空前龐大啊。”



    唐華:“我們國家的軍事工業、民用裝備製造工業今後會大發展,工業規模翻幾番都有可能,但工業規模變大不意味著一定要同步增加管理機構的規模。甚至由於計算機和新的通信方式的採用,我們以後可以用更少的人,領導更多的工廠,而且管理得比以往更細緻、更準確,對行業發展方向的指引更加清晰明瞭。”



    “總理,我提這個建議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合用的人才真的不太夠。每個工業部門幾乎都遇到了這個問題,地方上缺專門的人才,缺得嗷嗷叫,這個時候我們把這些高學歷的理工科人才放在中央坐辦公室,那就是沒有發揮出它的最大價值。”



    “而現在甚至還出現了這種傾向,那就是不但沒有往地方上輸送足夠的人才,反而為了組建新的部級單位,把人才從各地調到北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