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一章,出尿素了




    到1960年尿素年產量就飆升到150萬噸。1960年,汽提法開始出現,尿素工業在這個10年又是數量級的增長。



    不過,現在5套5萬噸的合成氨,再換算成年產尿素就有50萬噸,這套設備據說還有擴到年產10萬噸的潛力。那麼在1960年的世界,中國的尿素產量可能會佔世界的40%。



    不過佔世界產量40%也就那樣。21世紀中國的化肥年消耗量六千萬噸,這才100萬噸的尿素,剛剛起步而已。



    而且,尿素生產線在開始籌備之前還得提醒老侯去蘇聯申請個專利。



    ……



    申請專利的事情現在肯定不急,6月19日,正是蘇聯和東德人心惶惶的時候。



    現在唐華打開人民日報,報紙的第四版都刊登文章《德國統一社會黨政治局發表公報,特務分子在柏林民主區製造停工騷動失敗》了。



    冷戰初期影響很大的東德六一七事件,震波已經到達莫斯科。



    要說六一七事件,其實得從斯大林逝世開始說起。



    六一七事件本質上是斯大林逝世後,美國為了試試新的蘇聯領導層的“成色”而做的一次試探性攻擊。



    東德1953年的經濟計劃執行得很混亂,為了保生產,東德政府大刀闊斧,下令工業企業在不提高工資的前提下,將工人工作定量提高10%。



    6月初,東德就出現了零星的罷工。CIA發現這是一個可乘之機,那麼試探性攻擊就從東德開始吧。



    這時候瓦爾特 烏布利希問莫斯科“該怎麼辦?”莫斯科回答是“讓他們鬧。”



    莫斯科的指令據說是貝利亞發出的(他被抓的主要原因),也有說法其實是馬林科夫做的主。



    大概蘇聯想以此向西方國家證明蘇聯打算和西方緩和,推進斯大林提出的兩德統一進程?



    這種想法太幼稚了。



    位於西柏林的美國佔領區廣播電臺(RIAS)添油加醋地播報了東德罷工的新聞。6月16日,東柏林的工人大批量罷工時,喊的口號不是“反對增加工作定量”,而是“撤走一切外國軍隊!實行言論和新聞自由!釋放政治犯!舉行全德自由選舉!”



    突如其來的畫風轉變讓瓦爾特 烏布利希不知所措。6月17日,蘇聯駐德國集團軍動手了。蘇軍也只能動手,再不動手情況會更糟。



    駐德國集團軍從柏林郊外沿著45年4月的路線挺進,一路上收編整理了一大堆沒頭蒼蠅一樣的東德安全部隊和人民警察,直插波茨坦廣場,當場抓住32人槍斃,廣場上的25000人一鬨而散,此事擺平。



    擺平是勉強擺平,但接著西德就把6月17日定為德國統一日,而且西德還把菩提樹西大街(東大街屬於東柏林,西大街屬於西柏林,以勃蘭登堡門為界)改名為6月17日街。



    ……



    “……號召人民:”



    “一、支持立即恢復城市秩序及為工業企業的正常的、平靜的工作創造條件的措施。”



    “二、應對騷亂負責的人們將付諸審訊並予以嚴懲。工人和一切正直的公民如遇見挑撥者應即加以拘捕,送交國家機關。”



    “三、工人和技術知識分子應該與當局合作,採取必要的措施來保證正常的工作。”



    唐華把報紙丟在一邊。



    這個事件對蘇聯的影響不重要,對中國的影響倒是值得琢磨。



    首先是德國和蘇聯之間會產生隔閡,如果利用得好,中國和東德的一些貿易和技術轉讓,德國可能更願意撇開蘇聯這個中介直接進行。



    其次是,既然617事件還是如歷史那樣發生,那看來貝利亞快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