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221章,吉隆坡馬拉松




    唐華:“那就正好了。目標星的光學照相系統,CCD和高速數據處理芯片,各種發動機,姿態調整系統都要新研製,沒個幾年也搞不定。鑑於這個火箭如此給力,老錢,那我就把衛星設計改一改,往12到14噸的重量上靠?”



    ……



    1959年5月,“蟄伏”了一年多的中國航天重新恢復了熱度。先出來暖場的是天眼一號衛星的發射。報紙很早就發佈了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的照片,火箭外殼刷的蘇聯、中國、東德三國國旗勾起了大家的興趣。再看文章介紹,這次是由蘇聯出火箭、中國出衛星,東德製造了衛星上的照相機,社會主義國家大協作。



    以前的月球號運載火箭發射探月衛星,我國宣傳時比較低調,很少提中國在裡面參與了什麼工作。但這次的偵察衛星基本架構是中國設計的,衛星框架在天津生產,控制和通信系統也是中國的,名字也叫天眼一號,那就有得說了。



    衛星發射成功後,接下來的一個月,新聞又不斷跟進,說返回艙成功回收,裡面的膠捲信息讀取中。再過一個星期,說社會主義陣營獲得了第一張太空中拍攝的地球全景照片。



    再過一個星期,《人民日報》的頭版被一個大大的地球刷屏了。中國上空的視角,有海洋、白雲,白雲下面是淺色的大陸,稍微有一點地理知識的讀者馬上就能認出來這是中國,這是臺灣島,這是海南島,還有朝鮮半島、日本,等等。



    照片一看就不是簡單的照片,它的四角標著很多小數字,左上角標的是拍攝參數:由天眼一號衛星在遠地點6061公里拍攝的,軌道傾角78度,拍攝時間北京時間下午3點。



    這張1959年5月28日的《人民日報》成了全國的收藏熱門,許多單位訂閱的人民日報,5月28日的這一期發下來之後就“失蹤”了,廠長和書記要是晚一天半天看的報紙,就發現頭版已經不見了。



    有的讀者拿出鉛筆鋼筆,對照地理書或地理課本上的中國地圖,給頭版的衛星圖手動繪線,畫出中國版圖。有的讀者在地圖上努力尋找自己所在的城市大概在哪兒,點上一個點,標出城市名字。然後把這張塗鴉過後的報紙貼在牆上。



    ……



    天眼一號的拍攝照片到處流傳,美國表面上很穩,在一次公開集會上,艾森豪威爾還祝賀了蘇聯在航天方面的成就,但在背後,NASA覺得焦慮感又回來了。



    從太空中拍攝地球不是什麼新鮮事,最早是在1944年,德國用一枚V-2做探空火箭,打到100多公里的高空,照相機拍了一張大地照片。這張黑白照片對焦也不太準,但是糊糊的照片還是顯示出了大地的弧度。



    1957年以後,蘇聯的月球號衛星也傳回過照片,但那種電傳信號還原的照片質量比這一次的差遠了。



    美國自己也在做間諜衛星,上個月剛發射過一枚,名字叫發現者二號,它其實並沒有帶間諜相機,而是驗證衛星迴收技術。不過美國人的運氣不太好,他們的回收技術驗證衛星不但比中蘇的驗證衛星晚一個月發射,而且還失敗了,回收艙在返回大氣層時偏離預定回收點8300公里。



    這8300公里是啥意思,就是從夏威夷偏到了貝加爾湖……



    蘇聯內衛部隊現在正樂顛顛地把這顆美國衛星的返回艙從遠東往莫斯科運呢。



    “剛剛在卡納維拉爾角,我們的先鋒-3A地球磁場探測衛星發射失敗,火箭第二級故障,導致火箭和衛星墜落在南大西洋。上週還是在卡納維拉爾角,‘地球圈’大氣密度探測衛星在升空後失聯。”



    NASA首任局長凱斯 格倫南向艾森豪威爾彙報近期的動態。



    艾森豪威爾:“蘇聯和中國在大肆宣傳他們的照相衛星,這其實就是間諜衛星,對嗎?”



    國防部長尼爾 麥克爾羅伊:“間諜衛星比什麼地球磁場探測,大氣密度探測衛星有用多了。”



    格倫南:“對,它就是間諜衛星,但是他們的進度很快,超過了我們。NASA也意識到了間諜衛星的重要性……發現者二號失敗後,我們必須繼續打發現者三號,預定的發射時間是下週,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