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64章,搶跑兩天




    “杜勒斯先生,這份中國導彈試射的監測報告,你們都沒有發現什麼不對嗎?”馮 布勞恩說。



    杜勒斯:?



    馮 布勞恩抽出無線電測向站的報告,“三個無線電測向站都證實,中國導彈在飛行的中段和末段進行了兩次轉向。這轉向角度不大,或許被你們當做自然偏航而忽略了。其實,這兩次專項都是有意而為。”



    馮 布勞恩走到一塊黑板旁,畫出了一條小幅度折角的線。



    “雖然方向偏轉角只有0.5度,但沒有任何自然的外力能讓導彈做這種轉向。這是中國導彈在慣性陀螺或者無線電控制下做的主動變向。經過兩次變向,導彈的航跡是這樣的,實時速度是3500~3600米/秒。”



    “如果導彈此後一直保持當前航向,單純地加速,加速到7.9公里/秒,它就會準確泊入近地點約300公里、遠地點約1200公里的軌道。”



    馮 布勞恩加重語氣:“中國根本不是在試射彈道導彈,他們的彈道導彈或許早已在內陸試驗成功而我們沒有觀測到。中國人,是在練習如何操縱火箭&人造衛星結合體,對準預定的衛星軌道。”



    助理:……



    杜勒斯:……



    走出辦公室的美國海軍軍械局官員:……



    足足冷場了3分鐘,一名美國海軍中校終於問了一句:“還有多久?”



    馮 布勞恩:“中國人的下一枚火箭,一定會攜帶衛星。如果我是項目的總負責人,我會在這次操縱演練成功之後2到3周發射它。至於能否成功,看概率。”



    ……



    北京。



    國防高級技術研究院。



    四個月前,唐華在牆上釘了一塊特大號的黑板,上面密密麻麻畫了幾十個小方框。小方框又分為“星”“箭”兩大群組。



    小方框裡填著“核心研製”“太陽能電池模組”“防輻射”……“測試一”“測試二”“測試三”之類的內容,方框之間有很多線條連接。最後,“星”“箭”兩大群組匯合到頂層,最頂層的方框只寫了一個日期:



    1957.12.3。



    “這四個月,大家都很辛苦。”唐華對錢學森說。



    “是的,一上來就緊鑼密鼓,而且越到後面,事情越多。”



    唐華:“兩個任務組都完美契合時間節點,所有的產品高質量完成。這是工程控制論的完美的項目案例。”



    錢學森:“呵呵……”



    唐華抬腕看了看錶。“時間快到了,我們動身去車站吧。去到車站,天津來的火箭和衛星剛好也到達。”



    唐華說完,彷彿一聲令下,半層樓所有辦公室裡的人都動起來。



    11月30日,專列從北京出發。一切按照計劃,12月1日抵達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從12月3日到5日,擇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



    美國海軍瘋狂加速造出來的“先鋒”-TV3箭-星系統,雖然三級火箭只有一級經過了測試,雖然在原來的時間線上發射就失敗了,但是運載火箭發射真就是一個概率問題,要是在原來的時間線發射失敗了,在本位面他撞大運發射成功了呢?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



    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壓哨搶跑,我就比你快兩天,大家拋骰子定輸贏,但是我是莊家——平局(倆都成功)我也贏。



    再說,長征一號的整體可靠性擺在這裡,唐華還是非常有信心拿下這一局的。不是80%+的問題,現在除了中國,別的地方還沒人提出整體可靠性的概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