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203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

    “各提舉司,應當防患於未然,大明銀少錢少,再被胡商、番商帶走了,那大明用什麼?”

    楊善也是個小氣人,做鴻臚寺卿掌朝貢之事,他就從來不做賠本的買賣。

    在他看來,這幫胡商、番商在一如既往,和當初一樣,在偷大明的錢!

    朱祁鈺並沒有在奉天殿內回答這個問題,大明與海外的白銀流轉,始終是增多的,包括銅、錫等物,這些現在方興未艾之時,現在討論一來為時過早,二來,地方也不合適。

    這裡是奉天殿,議政的地方,不是討論財經事務的地方。

    “楊卿,每月一次的鹽鐵會議可以聽一聽,這件事就不在這裡討論了。”朱祁鈺讓楊善回班。

    大明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工匠,最龐大的人口規模,和最勤勞的百姓,他們用雙手生產了無數的產品,遠銷海外。

    比如清末的時候,英吉利和韃清商貿往來,始終是逆差,白銀始終想韃清流轉。

    為此英吉利拿出了福祿膏這種害命的東西,對韃清進行傾銷,甚至為此發動了兩次戰爭。

    鴉片戰爭,何嘗不是白銀戰爭呢?

    但是又能如何呢?

    很快土膏的產量和質量就超過了英吉利,韃清反過來傾銷土膏,為此英吉利不得不再次逼著清廷禁菸,結果直接禁出了軍閥割據的局面來。

    白銀或者財富,始終向著生產力強的方向流轉,這是一個不變的事實。

    直到列強們培養出了買辦這種東西,這種白銀流轉和財富流轉,才終於變了樣子,才能夠既能夠掠奪貨幣,也能夠掠奪勞動。

    楊洪一直在聽著朝議,直到朝中之事,慢慢朝議結束之後,楊洪才睜開了眼,站了出來,俯首說道:“陛下,臣請燒荒。”

    “自東勝衛至開平一帶,應悉數燒荒,防止韃靼人進入河套,明年初夏,就該在集寧建城了。”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歷朝歷代都有對草原減丁的法子。

    比如金國就喜歡每三年搞一次狩獵,平時就是扶持他們內鬥。

    元朝就是藉著內訌,大舉攻伐。

    到了大明,則是北伐加燒荒加挑著他們內訌三管齊下,手段盡出。

    瓦剌三代封王,壓著韃靼人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結果養狼養大了。

    “準,昌平侯叮囑夜不收,小心一些。”朱祁鈺點頭說道。

    大約會在大同府外到開平府燒出一個寬約五十里,長約六百里的隔離帶,防止草原人南下擾邊,同樣防止韃靼人進入河套。

    河套、集寧、開平衛,在講武堂多次反覆討論之後,在戰略規劃中,會在明年春夏,大舉建城,恢復洪武、永樂年間屯田軍衛,設立衛所。

    燒荒減丁,草原人連過冬的草料都沒有,會不會天怒人怨?

    瓦剌人、韃靼人南下的時候,燒殺搶掠是不是天怒人怨!

    他們劫掠的時候,為什麼沒有人指著他們的鼻子罵他們乾的事,天怒人怨呢?

    不懂教化?大明不是送了國師楊禪師過去了嗎?也沒把他們感化!

    朱祁鈺是大明皇帝,他首先要保證的是大明的利益,即便是天怒人怨,被人痛罵暴君,他就不做了嗎?

    這同樣也是成本問題。

    燒隔離帶,比建城防禦要容易的多,等到明年開春之後,對大明進攻集寧和河套地區,征伐的成本,也會更加低廉。

    楊洪俯首領命,即便是平日裡跳的最高的御史諫臺和給事中們,也是一聲不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