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191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

    朱祁鈺看著李賓言沒有多說話,群臣都看著李賓言,場面一度十分的安靜,李賓言比較尷尬的摸了摸腦袋。

    他不太清楚自己這個問題,為什麼大家都不回答。

    其實問題並不難解答,因為李賓言的想法非常的樸素,和朱元璋的疑問是一樣的。

    國朝初期,洪武初年,朱元璋也有這種想法,叫做逋賦。

    既然地方的錢糧還要派到地方去,那為何不直接留在地方,到時候寫給條子,報備朝廷不就好了嗎?

    後來在胡惟庸大案之後,朱元璋意識到了為何歷朝歷代,朝廷為何都將絕大多數的錢糧,收到朝堂來,一少部分放在地方了。

    你放在地方,地方抓著錢糧,就要跟你朝堂背道相馳了。

    其實就是地稅與國稅之爭。

    並沒有人願意在文華殿內,給李賓言解惑,這不是當著陛下的面兒,說大明列祖列宗的壞話嗎?

    朱祁鈺拍了拍手說道:“即便是折色,現在的規模,已經很大了,四百萬石米粱,折價百萬銀兩入京,已經極多了,暫時不宜擴大。”

    “朕令工部、戶部、兵仗局太監,督辦御製銀幣一事,百姓有銀,可到寶源局,換取銀幣。”

    寶源局是大明發行銅板的地方,但是早已經糜爛不堪,人浮於事,幾天還不開一次爐,大明鑄幣的權力,早就被僭越了。

    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至少永樂年間,還有大量的永樂通寶,

    講武堂提督內臣,兵仗局太監李永昌,立刻說道:“陛下火耗三成,應當歸內帑所有。”

    這裡的火耗,指的是收上來的銀子,鑄造成銀幣之後的損耗。

    朱祁鈺的銀幣裡只有七成為銀,剩下的三成,都算作是火耗。

    朱祁鈺這一手,打算搞火耗歸公的翻版,求的就是公平。

    這筆銀子,就是鑄幣的利潤。

    興安一臉疑惑,這和原來說的不太一樣。

    戶部尚書金濂立刻不樂意了,站起來說道:“陛下,這太倉銀鑄錢,這火耗三成是不是太多了?”

    “地方折色的火耗,也不過一成半到兩成,兵仗局,這一張口就是,三成!”

    朱祁鈺搖頭對著李永昌說道:“你看,三成火耗,外廷還不樂意。”

    金濂立刻搖頭說道:“陛下這是國帑啊,收上來的太倉銀,可都是金花銀,可不是雜色銀,這兵仗局一張口,就是三成,不行!實在是太多了。”

    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太監一共有五位,立刻開始了和戶部尚書、侍郎、給事中的唇槍舌戰,吵得熱火朝天。

    朱祁鈺作壁上觀,也不吭聲,等待他們吵架。

    文華殿廷議,就是吵架的地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吵得熱火朝天,若非糾儀官在旁邊站著,怕是要蹬鼻子上臉了,踩著桌子指著對方鼻子罵了。

    這可是涉及到了三十萬兩銀子去向的大事。

    三十萬兩銀子,可以買六千顆瓦剌的人頭了,一個宣府之戰打完才打了不到三十萬兩銀子!

    吵吵鬧鬧了許久,終於安靜了下來,金濂吵不過司禮監的太監們。

    這群人伶牙俐齒,陰陽怪氣,句句奔著要害。

    比如成敬就扣了一頂謀反的帽子出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銀子是陛下的銀子,乃是戶部代管,陛下還只要了火耗,沒全都要呢!

    比如李永昌直接扣了一頂貪贓國帑的帽子出去,這太倉銀是大明的銀子,這鑄幣之後,這火耗不衝內帑難道給你國帑?想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