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134章 飛在天上了

    他繼續俯首說道:“臣已經將那個亂中射箭之人,抓到了,相信審訊之後,必有結果。”

    “臣以為,抓住這群散播留言的罪魁禍首,背後之人,更為妥當。”

    “殺雞儆猴,方為上策。”

    這就是于謙,他做事,從來不是隻提出問題,而不給出問題的原因。

    于謙不僅給出原因,還提出他的解決方案。

    與都察院的御史們,完全不同。

    都察院的御史們,總是提出問題,不給原因,然後提出一個似是而非的方案,實際上,是為了攬權。

    什麼是恭敬,什麼是不恭敬,這就是區別。

    當然于謙的解決方案,還是需要陛下去聖裁。

    朱祁鈺不由得想到了萬曆年間,窯民扣長安門,萬曆皇帝大怒,命令緹騎出動,驅趕人群。

    結果呢?

    就是緹騎和窯工大打出手,長安門前血流成河。

    解決群眾問題,是個穿針引線的細活兒。

    慈父就非常善於穿針引線,最後以間諜的名義,發出biubiu的聲音,將散播謠言之人,連根拔起。

    慈父的穿針引線也要學。

    “盧忠,將人拿了,到了北鎮撫司衙門,無論用手段,讓其開口。”朱祁鈺叫來了盧忠,吩咐他去做事。

    于謙並沒有審訊那個射箭之人,因為于謙是兵部尚書,他不是法司,他並沒有仗著自己深受皇帝信任,就隨意的擅權。

    這就是臣子的恭敬。

    于謙坐下之後,便講起了大興的事,尤其是說到了真武大帝轉世這一段,滿是笑意。

    朱祁鈺有些愕然的說道:“朕這就成了…真武大帝轉世了?”

    于謙趕忙解釋道:“陛下,百姓不視教化,若是講的太複雜,反而不妙,等到他們多讀些書,自然知道了道理,便是子不語怪力亂神了。”

    金濂趕忙補充的說道:“陛下真武大帝轉世之事,百姓們反應還是很好的,這有些朝政不那麼容易解釋清楚,臣以為這不失為一個法子。”

    “哦,這樣。”朱祁鈺想了想,這個時代,假託神明之名,其實也不是不可,實事求是的說,還有更快速的方法,去推廣農莊法嗎?

    似乎也沒有。

    真武大帝轉世,這個假託之名,朱祁鈺認了,也不是什麼壞事。

    “可是於少保如此辛苦,大年三十還在忙碌,這一人講宣政令,還是速度太慢了些。”朱祁鈺略有些感慨的說道。

    如果掌令官們,已經培養好了,于謙何必如此辛苦呢?

    于謙則笑著說道:“臣不覺得辛苦,倒是怡然自得。”

    “臣在地方巡撫十九年,也習慣了跟百姓們打交道。這百姓諸事繁瑣,但是頗為有趣的很。”

    “在這朝堂裡,臣有的時候,卻是應付不來。”

    于謙是正統十三年,才從地方掉到了京師任兵部左侍郎,他出任地方十九年年,這短短一年的時間,于謙還不太習慣在朝堂上和在京文武打交道。

    結果土木堡驚變一事之後,他突然就變成了執掌牛耳者,頗為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