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134章 飛在天上了

    于謙很快的來到了郕王府,他和金濂是最後兩個賀歲的人了。

    “於少保、金尚書辛苦。”朱祁鈺轉頭對興安說道:“給兩位愛卿沏茶,沏好茶。”

    “陛下不用麻煩了。”于謙趕忙阻止,但是興安已經把茶端上來了。

    興安猜到了兩位忙完了國事,總是要來拜年的,他看著日頭準備的,這點察言觀色的能力都沒有,他當什麼皇帝近侍呢?

    于謙坐在左面,金濂則是坐在了右側,興安立侍。

    “於少保,最近的農莊法,推行的如何?”朱祁鈺關心起了他最關心的問題。

    農莊法,是朱祁鈺推出的一個大明時代抵抗土地兼併的重要手段,也是他登基以來,最大的良政。

    于謙紅光滿面,精神煥發,比以前的模樣不知道好了多少,他勝券在握一般的說道:“陛下容稟。”

    他將自己在京畿推廣農莊法的事,事無鉅細的說了個清楚。

    “為何有人對於少保射箭?”朱祁鈺一聽有人反對農莊法並不意外。

    這是理所當然,會發生的事,也在朱祁鈺的預期當中。按照經驗,高生產力,也就掌握了較多生產資料的地主們,是不樂意集體農莊的。

    因為是按勞分配,不是按資分配。

    朱祁鈺定了定心神,頗為認真的說道:“細細說來。”

    于謙有點意外,其實陛下的性子有點急,他還以為陛下會怒而興兵,前往捉拿,但是陛下卻是非常耐心。

    天之人,君子不怒自威,不喜於言表,不喜於形,怒於色,善惡皆所自取,然後誅賞隨之,則功罪無不得其實。

    陛下真的是越來越穩健了。

    于謙早就打好了腹稿,趕忙說道:“陛下,其實臣剛開始推行農莊法,就發現了端倪,有人不滿農莊法推行,大肆散播謠言惑眾。”

    朱祁鈺點頭說道:“這是必然,朕早有猜度。”

    金濂無奈的說道:“這也是臣找到於少保的原因,臣無能,這農莊法推行看似簡單,卻是步步維艱。”

    金濂並沒有多少和百姓打交道的經驗,他也在努力學習於謙的那些手段。

    這些日子,多少有了點眉目。

    帶節奏這種事,朱祁鈺見的很多,自然不會聽風就是雨,為奸人所利用。

    大明朝在萬曆年間,還有窯工跑到長安門前,跪拜求萬曆皇帝收回礦監。

    開礦,國朝不能收稅?這是什麼道理!

    大明朝的一些人,帶節奏,同樣是一把的好手。

    于謙繼續說道:“陛下,謠言甚囂塵上,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百姓壓根分辨不出其中是非對錯來,稍被鼓動,尤其是這農莊法還是個新鮮事兒,他們會擔憂。”

    “當時有人在人群中向臣射箭,十團營勇字營軍士,差點在大興縣衙門前,與百姓發生衝突。”

    “這就是在背後散播流言,妖言惑眾的目的!他們想看到朝廷和百姓發生衝突,鬧得一發不可收拾!”

    “他們好在其中,渾水摸魚。”

    于謙的分析非常透徹,而且並不是說胡話,無憑無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