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955章 元清扶乩

 在他的帶領下,一行人繞過龜池,從齋堂側面的登山小徑上到山腰,頓時清靜許多——山腰部分今天半封閉,普通遊客和未經邀請的香客,是不允許上來的。

 聞訊的國章道長,從偏殿迎出來,笑著拱手,“盧生,你來啦,喲,小公子也到了?”

 隨同他出來的,還有幾人,盧燦大多認識,康文署署長英國人安培樂,康文署文化處總幹事廖益民,香江道教聯合會副理事長唐桂香,華輝邶,以及兩名黃袍中老年道長。

 盧燦拱手,笑著做個羅圈揖,“國章道長,安署長,廖先生好,還有各位……容我先帶犬子,去給大仙焚柱香,再來與陪各位。”

 安培樂雖然是英國人,可他二十來歲就來香江,粵語說得很溜,笑著抬手示意,“這是應該的,我們都已經上過香,快去吧。”

 此人前後擔任康文署署長十二年,在香江口碑不錯。

 九十年代,一度還想競選特首,由於身份及人種等天然短板,最終放棄,不過九七之後,他始終定居香江,擔任浸信會大學校董,並未隨同克里斯托弗·彭等人回倫敦。

 在國章道長的帶領下,盧燦帶著兒子走向黃大仙祠正殿。

 這座正殿是元清閣精華所在,朱牆黃瓦,光輝奪目;雕樑畫棟,美輪美奐;簷牙高啄,錯落有致;一景一獸,栩栩如生。門簷下施單昂三踩斗栱,繪金龍和璽彩畫;門兩側琉璃影壁,壁心及岔角以琉璃花裝飾,花形自然逼真,色彩絢美豔麗。

 殿內九根合抱粗金漆盤龍柱,地鋪漢白玉方磚,殿正中供奉著一位身披金線黃幔,束髮長髯的方臉道尊,長眉入鬢,眼珠點漆,神態慈和端莊。

 正是赤松仙子寶像。

 盧嶽和尾行久子年紀小,被赤松仙子寶像的眼睛盯著,不約而同往盧燦身邊擠了擠。

 盧燦將兩個孩子攬在懷中,安慰道,“沒事,這位道尊最是心慈和善,懸壺濟世,救人無數。我帶你倆去給老神仙上香跪拜。”

 大柱叔和辛嬸已經去一側的香火處,捐了十萬港紙的香火。旁邊的香火道人,立即送來花供、果供、香供、水供,還有一對燭燈,合為五供。

 國章道長瞟了眼支票,嘴角不經意飄出一絲笑意——這可不是什麼慈善活動,只是上香,捐贈十萬港紙,已是大手筆。笑意一閃而逝,旋即又端正神色,朝盧燦幾人稽首,“謝謝盧生善舉!請問盧生,需要扶乩請示嗎?”

 大殿旁邊就是乩室,有請乩示的香客,只要把需要詢問的事情以紅色信箋寫好,在主殿的檀前燒化給黃大仙的聖像,坐在側堂的乩仙會受感應,寫出四句七言律詩回答。

 這就是元清閣的“扶乩服務”,與黃大仙祠的請籤服務相齊名。

 盧燦還真的有些怕這些神神道道的東西,萬一要是真的占卜出什麼奇談怪論……想了想,他微笑搖頭,“今天還是以大乩為主,不敢勞累乩仙心力,我們給仙尊上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