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第232章 番外十二

    “我們這家工廠已經建廠八年了!是海浦地區最早一批生產海鮮食品的個體工廠,目前有員工八十來人,已經實現了自動化和機械化生產,是我們鄉的利稅大戶!因為廠子就建在海邊,所以我們廠的原料十分新鮮,當天的海魚打上來,可以直接送到廠里加工。口味和品質在我們當地有,有什麼來著?”苗玉蘭一時想不起那個詞。

    項遠洋低聲提醒:“有口皆碑。”

    “對對,在我們省內有口皆碑。”苗玉蘭笑起來,特別和藹淳樸,“不少外地遊客來我們海浦旅遊,去商店和批發部,點名要買我們的產品,當作伴手禮帶回家。”

    記者和亞委會的幾個工作人員,聽了他們的經歷後不由感嘆,只看衣著打扮,真瞧不出這老兩口能辦得起那麼大的工廠。

    基金會的一個上了些年紀的工作人員問:“項同志,苗同志,你們剛才說這次來北京是為了工廠的事而來的?你們要是有什麼困難,可以跟我們提,看看組委會能不能幫忙。”

    這老兩口的衣著打扮十分樸素,甚至有些寒酸,一口帶著方言口音的普通話也說得不太利索。

    這就是最最普通的農民,自己過著簡樸的日子,卻捨得拿出十萬元支援亞運工程建設,在場眾人都有些動容。

    “我們沒啥困難,”項英雄樂呵呵道,“這次揹著十萬塊錢從老家來北京,主要是想在北京的報紙上給我們廠的產品打廣告。之前有不少外地遊客反應,說苗玉蘭牌的海鮮食品只能在海浦買到,回家以後再想吃就買不到了。所以我們這次帶了十萬塊宣傳費,打算買幾個報紙的廣告位宣傳一下,有需要的客商可以去我們瑤水村進貨。”

    “啊,那你們把廣告費花了,之後怎麼辦呀?”有個年輕的小姑娘問。

    “這也沒啥!”項英雄指了指記者,實事求是道,“捐款的想法是我老伴提的。你們不是正在採訪我們嘛,到時候也能上報紙,這就算我們沾了亞運會的光,做過一次廣告了。”

    大家都覺得這老兩口太實誠了,你們私下商量的話就不要當眾說出來了嘛!

    女記者問:“大爺,大媽,你們要不要藉著這次機會,介紹一下廠裡的產品?”

    苗玉蘭趕緊擺手說:“不用不用,我們就是來捐款的,不能讓記者同志幫我們做廣告!要是別的單位也有樣學樣,捐了款就要求打廣告,那你們還怎麼做工作呀!這多容易得罪人。”

    大家更覺得這對鄉下老夫妻是實在人了。

    苗玉蘭讓兒子把隨身帶來的海鮮零食發給在場的工作人員。

    “給大家嚐嚐我們海浦特產,”她笑眯眯道,“這個口味和質量絕對不比國營大廠的差,這裡面好多都是我們聘請大學生技術員幫忙研發的新產品,非常受消費者的歡迎!”

    “大媽,你們廠的魚片還挺好吃的,與市面上大多數的烤魚片相比,口感比較軟。”

    “這就是我們那邊烤魚片的特色,含水量比較高,適合老人小孩食用。”苗玉蘭笑道,“你們要是覺得好吃,等到明年亞運會的時候,我們可以再給運動員們贊助二十萬塊錢的海鮮食品。”

    項遠洋一邊給大家發零食,一邊介紹:“我們把魚從海里打出來以後,就直接進廠加工,烤魚片裡只有家常調味料,沒有其他添加,運動員也可以放心吃。”

    民間的任何一筆捐贈對亞運會來說都是寶貴的,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又跟項家人要了一些試吃產品。

    如果質量檢測通過的話,可以接受這對老夫妻價值二十萬元的實物贊助。

    ……

    項家夫妻捐款後的第二天,北京的三家媒體就同時報道了,海浦農村個體戶老夫妻千里迢迢闖北京,為亞運會捐款十萬元現金的新聞。

    項小羽覺得她娘這次捐贈十萬塊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畢竟,對於之前的個體戶捐款,媒體通常只會報道他們的名字和職業,並不會介紹經營範圍。

    而這次的報道雖然沒有介紹產品,卻給了老兩口國營單位的待遇,公開了工廠的全名——苗玉蘭海鮮食品加工廠。

    雙胞胎兄弟只是在省內的小週刊上打了三天廣告,便能給產品找到銷路。

    那麼首都大報的宣傳效果就更不在話下了!

    不等三人返程,他們便接到了老家打來的電話,有好幾個外省的客商通過電話訂貨了。

    請他們趕緊回家。

    苗玉蘭小心地將亞運會捐款證書貼身放好,喜滋滋地回了家。

    興許過不了多久,他們廠就得擴大規模了!

    *

    對於姥姥和姥爺偷摸去北京捐款的行為,雙胞胎兄弟都被深深地震撼了。

    十萬塊啊!在他們為了五千塊外債發愁的時候,他們的大款姥姥居然一出手就是十萬塊!

    太豪橫了!

    不過,留給他們感慨的時間並不多,這對兄弟這幾天正在為搬家的事情煩心。

    宋恂最近在工作上又有了新的進步,職位調整以後,行署辦公室的劉主任提醒他好幾次,家屬院那邊給他留了住房,隨時可以搬進去住。

    他仔細想了想,一直留在先鋒路上單獨居住,確實不太利於團結同志。

    於是宋恂便跟兒子們商量,將家搬去地委家屬院,他們上下學也能更方便。

    當時兩人稀裡糊塗地答應了,可是琢磨了幾天以後,還是不捨得離開先鋒路。

    他們的同學朋友都在這邊,跟左鄰右里又相處得十分融洽。

    吉安捨不得可以每天與他對弈的邢伯伯,而延安嘛,呵呵……

    兩兄弟私下商量了一下,便重新找上了爸爸,講明瞭難處。

    “爸,咱家自己有房住,你再去家屬院佔一套房,影響多不好啊!現在住房情況多緊張啊!”延安極力勸說老父親改變主意。

    宋恂斜睨他一眼,在心裡嗤笑兩聲。

    人家吉安還可以說是捨不得棋友,延安能捨不得誰?

    多半還是惦記著早戀的事呢。

    他們要是搬去了地委家屬院,楊玉環就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出入自由了。

    兩人再想天天見面,就只能等到小楊考到一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