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之狼 作品

第389章 這也太不要臉了!!!

    劉長要去濟南,也並非是臨時起意,他也是想要巡察一下中原的情況。

    漢初是一個搖搖欲墜的破房子,如果你狠狠揣上一腳,即刻就會衝出一大群壯漢來教你做人。

    可如今,那些壯漢們大多都不在了,中原的官吏們換代情況很是頻繁,大概有七八成的地方大員,都已經是二代,乃至三代的爵位世襲者,這些人無論是才能,還是操守,都遠不如他們的父祖,疏於管教,生長在榮華富貴之中,這就讓他們很難再去追趕父祖的腳步。

    劉長就是要時不時出去敲打他們一番,繡衣雖然有用,可不能全能的,別的不說,繡衣裡難道就不會有人作奸犯科嗎?無論是任何位置,任何地方,都有好人和壞人,這是無法避免的。

    劉長所制定的地方御史制度越來越成熟,到如今,劉長在各郡都安排了監察官,被稱為郡刺史。這些人沒有什麼權力不能命令地方官吏,可他們負責隨時監察地方官員的行為,直接上書給劉長,而阻擋刺史上書,篡改刺史的上書,謀殺刺史等行為,在大漢是形同謀反的行為,是要被斬首的。

    放在過去,那就是要車裂,劉長上位後,聽從吳王的勸諫,廢除了不少殘酷的肉刑,連帶著烹殺車裂這樣的刑法都被免掉。

    連帶著剁手砍腳挖鼻子等等肉刑也連帶著廢除,取代的是更長時日的刑期,犯罪的拉去修皇陵,馳道,去礦場,這並不比肉刑要好多少,畢竟,這些罪犯享受的待遇跟豪族還是不同的,日夜操勞,被累死的幾率並不低。

    劉長覺得,與其砍掉他們的手腳讓他們成為廢人,倒不如讓他們為大漢發光發熱,添磚加瓦。…

    說回這個刺史制度,這些刺史在名義上歸於御史府,可是實際上只對皇帝負責,為皇帝監察天下各地的情況。

    劉長時期,官員們過的確實苦,各種監督極多,朝中又多酷吏,官吏們做事都是小心翼翼的,可謂是“上厲而下弛”。

    劉長也並非是要一個人過去,他要帶上袁盎,他們兩人決定用心學習,劉長負責用心,袁盎負責學習。如今各地的馳道修補工作都進行的不錯,某位厲王好大喜功,濫用民力,如今只有趙,楚,巴蜀這三地的馳道還在修補之中,其餘地方大多能正常的運行,只用了五六年就能完成,這還得多感謝秦王,秦王的恩德使得大漢受益無窮。

    他設立的制度,大漢拿來改個名字就能用,他修建的建築,大漢修修補補也能接著用。

    甚至,某位厲王還能當仁不讓的將這些功勞都佔為己用,強行要求史官記載自己的功德,“修建長城抵禦外敵,設立馳道通天下,車同軌,書同文,度同制,行同倫,地同域”

    司馬喜對此很是不滿∶長城都修建了多少年了,人家秦王都是在各國長城的基礎上修建的,您就派人加固了一下,這就成了您的??還有那馳道就更加過分了,完全就是秦馳道修補了一下啊,至於車同軌,書同文,唉,您是真的敢說啊。

    司馬喜雖然不願意如此記錄,可架不住法家的鷹犬們就好這一套。張不疑帶頭上奏,表示要祭祀上天,訴說陛下的功德。

    愣是將這些都按在了劉長的身上,而郅都一聽,當時就表示了對張不疑的不滿,陛下這種仁德,怎麼能只侷限在祭祀上呢?於是乎,他連夜召集文士們,在通文府內書寫陛下在這方面的功德,寫足了整整一個邸報。劉長看到之後,人都有些懵,原來朕這麼厲害啊

    而晁錯對他們的行為勃然大怒,我家陛下難道就只有這麼一點功勞嗎

    於是乎,晁錯提筆就寫,寫了一篇《聖賦》,不只是秦王,連帶著劉盈,呂后,乃至高皇帝時的政績都被按在了劉長的頭上,就差點說高皇帝取得天下是因為劉長的緣故了,不,晁錯還真的就是這麼寫的,他在這篇賦中暗示,高皇帝能取得天下就是因為得到上蒼的啟發,說他能在將來生下一位聖天子。

    張釋之勃然大怒,這不是不要臉嗎陛下最大的功德難道不是在文化之上嗎於是乎,這位仁兄弄出了一篇論,其中居然說百家得以倖存是因為當今陛下的緣故,恨不得將諸子百家的功德都按在自家陛下的頭上。無論你是法傢什麼學派的,舔皇帝似乎都是必修課。

    而此刻,這位保全了諸子學派,修長城,開馳道,無所不能,幾乎將所有人的功勞都往自己身上按的聖天子,正在道路邊上赤手跟野豬搏鬥。

    剛剛出了長安,在經過一片密林的時候,這裡的環境頓時勾起了劉長的打獵慾望。

    奈何,他的射術不太令人恭維,紅了眼的劉長就決定赤手跟野豬搏鬥,他非要試試自己跟野豬到底是誰更加強壯。

    .

    1q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