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兒 作品

盛唐風華(71)三更(盛唐風華(71)“公主大...)

    林雨桐看周御史,“周御史,你可得想清楚了,這件事做不得假的!你所奏報之事,要麼為真,要麼為假!要真是真事,那該追責的就多了。慈州上上下下的官員,都該是從犯!拴馬樁這麼明顯的標識,竟是無一人看出不妥當,他們不是眼盲心瞎不配為官,便是跟杞王勾結,打算謀逆!此等大案,不光得問罪他們,還有他們的親眷師友同僚,看看有幾人知情有幾人參與,這些人等,都不該輕饒!”李治的嘴角勾起,李賢朝後一靠,武后的嘴角緊抿,手攥著座椅的扶手手  關節都微微泛白。

    李賢皺眉,“一派胡言!杞王乃孤皇兄,為人純善,性情質樸,你張嘴逾制,閉嘴謀逆,居心何在?”

    林雨桐就說,“左僕射辛苦!”

    姚崇站出來,“公主殿下,此等罪責,需多方調查,審理……”

    李治微微挑眉,而後看向御史臺,“朕昨兒恍惚聽聞,說是有哪個王謀逆還是如何?哪個王呀?”

    “不可!”

    林雨桐拱手,“右僕射處事穩妥,聖人過譽了。”

    “劍下留人!”

    李賢面有怒色,才要說話,林雨桐輕笑一聲,轉過身子,“周御史說的好!”滿大殿瞬間消聲,一時間上上下下噤若寒蟬!張文瓘看薛元超,薛元超看裴炎,相互交流著眼色,這是什麼意思?這是武后特意叫了這位公主來,要置杞王於死地嗎?

    自然。

    自然不是!

    林雨桐冷笑一聲,冷幽幽的看著他,“你為人臣子,不盡臣子本分。謀害杞王,誤導了聖人手刃骨肉,何等殘忍?!如你這般,心思歹毒,謀害皇家之臣,留著何用!”說著,舉起手中的劍……

    要都牽扯上嗎?不敢!

    戴志德站出來,他說的是:“吐蕃派使臣前來求和……一行人昨兒進的京城,臣等是昨晚值崗,才看到的摺子。”難道公主是為了這個?

    “慢著!”

    這話一說,周御史的腦門便見汗了!只針對杞王,事不大!可要是牽連這麼多,別說皇后不敢,便是聖人也不敢。

    大殿裡大臣此時便聽明白了,這位公主不是來害杞王的,反之,她是來救杞王的。若非要將此案定為謀逆,那就擴大化,滾成一個大雪球,慈州那麼些個官員,跟這朝堂上站著的諸位,可都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的。

    “那就抬上來,叫滿朝諸公都看看。”

    周御史點頭,“公主明鑑,正是如此。”

    然後就被抬上來了,一個九龍首的拴馬樁。

    周御史大驚,頭上的汗滴答滴答的往下掉,“臣……不……不敢!臣怕是被人給矇蔽了!臣想起來了……其他的拴馬樁好似跟這一根都不同!臣當時一時氣憤,未及多想,臣有罪!”

    隨後就又聽這公主又說,“當然,這是假設!假設你的奏報為真,便是如此了!當然了,你的奏報也可能是假的!但是假的呢,也分兩種。一種呢,是你被人矇蔽了,一時不查,被人給利用了;另一種,是你蓄意謀害,要陷聖人於不慈,要陷太子與本公主於不義,更是要陷天后於不仁。你這不是要害杞王,你這是要皇家全族呀!”

    下面的官員,不知道多少人對著林雨桐露出幾分厭惡之色!誰不知那位杞王究竟是一什麼樣的人,他謀逆?何其可笑。

    “臣……臣……”

    就聽這位公主又說,“王府的屬官,王府的侍衛,便都是從犯,一個也不該放過。”

    李治就問說,“護國公主熟悉吐蕃事務,這事當如何,多問問護國公主的意見。”

    “對!”林雨桐打斷了對方,問周御史,“朝廷之上,所奏之事,當明明白白!你只言杞王逾矩,卻不說如何逾矩,哪裡逾矩,怎麼逾矩,是何道理?”

    “拴馬樁可帶回來了?”

    可誰的話都晚了,林雨桐以劍為刀,抬手揮下,頓時,屍首分離,血噴如柱!

    不敢!

    原版未篡改內容請移至  醋_溜_兒_文.學.官.網。如已在,請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