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芋圓 作品

第80章 第 80 章

    過了正月,她被召入東宮做了皇太女伴讀,姜鸞最近出宮都帶著崔四娘。

    崔四娘應聲而答,“殿下觀察入微。去年這個時分,臣記得正是先帝兵敗太行山,亂兵圍困京城城的緊要關頭,家家戶戶關門閉戶,人人自危,和如今的局面大不相同。”

    “短短一年而已。”姜鸞專注地盯著街道兩邊的熱鬧景象,“不擾民,不驚民,政局安定,民間就能自發地欣欣向榮。”

    崔四娘正色道,“殿下說得極是。正是《尚書·武成》中所說的‘垂拱而治’一句的真諦。”

    姜鸞瞧她妍麗的眉眼擺出正色的表情,纖細的肩膀拉得筆直,倒有幾分謝瀾勸諫時的姿態,好笑地拉了拉她的袖子,

    “阿瀅說得有道理。別刻意那麼緊繃著,私下無人時鬆快些。”

    崔四娘勸諫完了,被皇太女扯了袖子,粲然一笑,換了個輕鬆隨意的姿勢。

    “沒辦法殿下,父親日日緊張督促,生怕臣帶壞了殿下,被人揪出錯處彈劾,他這個御史中丞沒臉見人。”

    御史臺言官做的就是糾察彈劾百官的事。

    御史大夫的職銜空懸已久,御史中丞崔知海是實際引領御史臺的中樞人物,他自己的嫡女如果被自己御史臺的言官彈劾了,確實是顏面無光。

    姜鸞壞心眼地提議,“怕什麼,出了事,回去就和崔中丞說都是我的主意,是東宮皇太女把你這個崔女公子給帶壞了。”

    崔四娘嫣然而笑。

    “臣年長了殿下三歲,今年已經十九了。”她舉止落落大方,談笑間自有一股鮮妍魅力,拿起琉璃盞裡的枇杷,細心地剝淨了外皮,放在姜鸞面前,隨意提起自己的過往戰績,

    “世家公子也見識過,平康坊的青樓楚館也去過。驅犬駕鷹,山野遊獵,什麼花樣都玩過,如何能叫殿下帶壞了臣。”

    姜鸞抱著大引枕趴著,若有所思地咬著指甲,“平康坊的青樓楚館,我倒是沒去過。阿瀅……”

    “別。”崔四娘見她懶得動彈,把剝好的枇杷提起,放去她嘴邊,姜鸞懶洋洋地張嘴咬了一口。

    崔四娘委婉地拒絕,“家父和裴中書交好。如果被裴中書知道臣引著殿下去了平康坊,那才叫裡外無寧日。家裡的家法等著,臣新得的東宮伴讀的差事也要丟了。”

    姜鸞轉了轉烏黑的眼珠,問她,“你覺得裴中書和本宮是什麼關係。”

    她這麼問,崔四娘倒有些詫異了。

    “裴中書是外戚。曾經和殿下論過舅甥的情誼。雖說如今論了君臣,但臣察言觀色,覺得裴中書對殿下還是極為上心的。可見當初結下的舅甥情分還在。”

    姜鸞趴在大引枕上悶笑了一陣,說,“阿瀅,我能帶壞你。”

    ———

    談笑不覺時日漫長,馬車很快停在宮門外。

    宮門裡候著的年輕官員一身嶄新硃色官袍袍,眉眼清貴端雅,正是東宮舍人,謝瀾。

    謝瀾最近忙,今天是抽空過來的。

    他身上東宮舍人的差事雖然還沒卸下,但姜鸞在御前請了旨,把他調入了吏部。

    二月裡告老辭官的王相王懋行,身上兼領著吏部尚書的職務。他毫無預兆地突然告老辭官,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但不管王相為什麼突然辭官,總之,吏部尚書的位子空出來了。

    吏部左侍郎資歷夠了,往上一步,補上了吏部尚書的位子,也算是眾望所歸。

    吏部右侍郎順勢往上一步,補了左侍郎的位子。

    空出來了一個吏部右侍郎的空缺,被姜鸞在御前討了去,給了謝瀾。

    謝瀾從東宮舍人調去吏部,官職連跳兩級,直接升任了吏部侍郎的高位,五品緋色官袍換了正四品朱袍,在年輕一輩的世家子弟裡嶄露頭角,成了京中炙手可熱的人物。

    他最近在吏部裡確實忙得很。

    今天特意抽了空迎出宮門接了姜鸞,謝瀾陪伴身側,一行人往東宮方向緩行。

    “殿下恕罪。”他歉意地說,“吏部事務實在繁瑣,臣前兩日和人議著議著忘了時辰,趕過來迎接殿下的時候,殿下已經回東宮了。”

    姜鸞體諒地擺擺手,“新官上任三把火,夠你忙的。你是東宮調出去任職的第一個,如今的年紀資歷坐在吏部侍郎的高位上,表面有多風光,坐下去就有多燙屁股。你最近多當心有人給你下絆子,我在二兄面前求來的位子,千萬坐穩。我這兒的接送不是大事,你別管了。”

    謝瀾低聲堅持,“臣身上畢竟還兼任著東宮舍人的職務。殿下的出宮接送安排也是大事。”

    “說的也是。東宮舍人的差事不能總讓你兼任著,年紀輕輕的,別忙到積勞成疾了。”姜鸞倒是仔細地思考起來。

    “五品東宮舍人有兩個名額……阿瀅,你做不做?”

    崔四娘應聲而答,“殿下願意給臣殊榮,臣自然願意。”

    謝瀾有疑慮。

    “大聞朝開國兩百年,雖說有女公子襲爵,但從未有女子入仕朝廷為官。以往的女官都是任職宮廷六局,掌皇家內務事的內廷官。殿下,此事不容易推行。”

    “是不容易推行。”姜鸞不否認,“但如今的政事堂風向變了。試一試。說不定能成呢。”

    她邊走邊說,“我琢磨了有一陣子了。女公子在家族裡可以襲爵,為什麼就不能入仕朝廷做官。大聞朝開國兩百年,從我這裡開了第一任皇太女的先例,那我為什麼不能開了第一任女公子入仕的先例。”

    謝瀾默然不語,跟隨身側。

    如今政事堂的風向確實變了。

    文武百官之首的王相突然辭官隱退,朝中勢力空缺出一塊,政事堂四重臣少了為首的宰臣。

    之前議事,都是其餘三人提議辯駁,王相沉吟決斷,最終一錘定音。

    如今政事堂的四重臣剩下三個,年紀資歷最長的當然是李承嗣,李相。但李相的聲望不足以服眾,在政事堂裡做不到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