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 94 章

    胤禛說:“她啊,之前額娘給了爺的,還沒同過房,爺之前叫她在書房裡頭給爺磨墨,如今既然你已經嫁過來了,那她以後就歸你管著,你看著安排就是。”

    櫻珠應下了。

    等胤禛再次出門的時候,她換了身衣裳,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帶來的宮女說宋格格在外頭等著請安。她微微詫異了一下,也沒說什麼,就叫了宋格格進來。

    宋格格穿著一身桃粉色的衣裳,因為年紀大一些,脾氣又很溫和,看著甚至有一點靦腆:“給福晉請安。”

    “起來吧。”

    櫻珠打量著宋格格,宋格格眼角餘光也在打量她,等兩邊都坐下來了,慢慢聊了一會兒天,就對彼此熟悉起來了。

    宋格格是宮女出身,進來阿哥所以後也一直沒和四阿哥同房,反倒成了磨墨的宮女,最開始的時候她也想過一段時間,是不是四阿哥想借著磨墨的事情敲打她,讓她聽話。

    可時間長了,四阿哥一直沒什麼動靜,她那顆心也就慢慢放下來了——或許是四阿哥真的不懂吧。

    如今福晉進了門,她一個既不是宮女,也不是後院兒的女人,心情當然是忐忑的,福晉要是容得下她還好些,要是容不下……她頂多就一直當個不吭聲的格格吧。

    雙方彼此認過一回,說了話,暫時還沒把彼此的脾氣秉性摸透,也就客客氣氣的,櫻珠沒說什麼,畢竟她們兩個一個是皇上賜婚的福晉,一個是額娘給的格格,目前暫時還沒什麼衝突,也沒必要起衝突。

    說過就散了。

    另一邊,雲秀和雲佩也在說起四福晉和宋格格:“不知道她們兩個相處起來會怎麼樣。”

    雲秀其實還是抱樂觀態度的,宋格格和四福晉她都見過了,兩個都是好脾氣的人,聰不聰明她沒法知道,或許是聰明的,只要後宮的女人們都是聰明的,四阿哥再不偏不倚一點,或者說,不要像是他皇阿瑪一樣,日子還是能過好的。

    雲佩想法也是一樣的,只是具體怎麼樣還要看他們往後怎麼處理的,這會兒還真是不清楚,畢竟誰也沒辦法完全算到以後。

    #

    七月裡,在巡幸塞外之前,大福晉生下了第四個女兒。

    雲秀默然。

    後來四福晉來請安的時候說起大福晉:“我剛進阿哥所的時候見過大嫂,那會兒她還懷著孩子呢,肚子老大一個,人卻削瘦得不得了。”

    那會兒她們私底下都說這一胎估摸著不大好,別說這一胎了,大福晉的情況看著也不太好。

    可大福晉還是咬著牙把這一胎給生下來了,只是生下來的情況不好。

    聽說是女兒,大福晉當時就落了淚,連坐月子也不顧了,大阿哥拼了命地安慰著她也無濟於事,後來血崩了。

    不是嚴重的那種血崩,很輕微,但是這也是個信號,大福晉的身體已經不夠支撐她繼續這樣頻繁地生孩子了。

    雲佩嘆氣:“希望她自個兒也能長點心吧。”這會兒的女人自個兒不心疼自個兒,難道還指望那些阿哥們麼。他們天生就能娶更多的女人,這個女人不能生,那就換一個,這個福晉沒了,那就換一個福晉——心裡頭都是這樣想的。

    大福晉這樣瞧著可憐,可要是一意孤行一定要生一個兒子出來,以後吃虧的會是她自己。

    四福晉心有慼慼:“只是我們和大嫂也不親近,那天我聽見三嫂勸了她兩句,她也沒聽進去的樣子,也不知道往後會如何呢。”

    雲佩說:“勸過了,她自己也已經吃過苦頭了,能不能改變想法還得看她自己,咱們也沒辦法。”

    雲秀坐在旁邊想了想,說:“大福晉年紀比你們大好些,生孩子都這樣艱難,女孩兒們的身體也不好,四阿哥如今年紀小,你的年紀也小,倒是不必急著生孩子,這話我之前和胤禛說過,如今也跟你說一遍。”

    四福晉抬頭望著她。

    雲秀說:“孩子不孩子的,講究一個緣分,該來的時候會來的,你們不必著急,三五年裡沒孩子都正常,我和你額娘也不會催著你和四阿哥生孩子,所以你也記住,好好養身體,年紀大一點再生,比這個時候生要好得多。”

    四福晉應下來。她嫁進來之前額娘也和她說過這個問題,也是說她年紀還小,看看四阿哥好不好說話,要是好說話,兩個人就商量著晚一點要孩子,別太年輕生,生了傷身體不說,孩子也容易夭折。

    她還沒想好怎麼和胤禛說呢,現在額娘和姨母主動提起這件事,反倒讓她鬆了一口氣,想著回頭也跟宋格格說一聲。

    緊跟著,雲佩說起去塞外:“皇上說要帶九阿哥以上的八個阿哥一道兒去,除了太子監國以外,四阿哥也是要跟著一起去的,你是頭一回跟著一塊兒去塞北,有什麼不知道要帶的儘管來問,這會兒那邊的天氣還算暖和,你要是想要騎馬,記得帶好衣裳,不過自個兒的馬是不能帶了,到時候到了塞北我叫人給你安排。”

    四福晉應了一聲。

    #

    七月裡,巡視塞外的車架才出去一天,九阿哥胤禟就病了。

    雲佩她們都跟著去看了一眼胤禟,太醫說是胤禟耳朵被感染了。

    他今年不過十歲,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弄的,耳道感染得很厲害,裡頭長了好大一顆不知道是痦子還是瘤子的東西,太醫們都是擅長內科的,平日裡看的病大多也都是內臟的虛火旺盛等等,這會兒對著胤禟的耳朵束手無策。

    更加嚴重的情況是感染引發了發燒等等一系列的併發症狀,胤禟昏迷不醒,偶爾還會引發抽搐。

    因為太醫沒辦法醫治,只敢用藥煎服,導致那個耳朵裡的小疙瘩長得越來越大,康熙發了一場大火,要全國高價懸賞外科太醫。

    只是來的人用處都不大,他們都在說耳朵太過靠近腦子,如果就這樣把那個疙瘩給切除的話,可能會影響耳朵,將來胤禟可能會成為一個聾子,或者直接會因為動手術而直接死亡。

    歸根到底,他們不敢承擔這種風險。

    宜妃差點哭暈過去。

    打小兒胤祺就被送到了皇太后那裡,胤禟是她第一個自己親自養的孩子,從小就仔細看顧,哪怕知道他被寵壞了,也不敢過多地要求他,也就是後來胤禌出生以後,她才能硬下心腸管教一下胤禟。

    她如今膝下是有三個孩子,可就算有三個,沒了哪一個她都會很傷心。

    康熙對她也是情分在的,不忍心看她痛哭,叫太醫繼續商討病情,儘快找出最好的解決辦法。

    巡行塞外的路程耽擱了好些天,他們在思考到底是要回京城陪著胤禟等太醫,還是把胤禟單獨送回京城,而他們繼續前往塞外。

    最後康熙再三猶豫之下,選擇了前往塞外——之前早就定下了和蒙古部落的會盟,更要商討關於噶爾丹的事情,這會兒因為胤禟耽擱下來以後,往後就不一定什麼時候再啟程,太過耗費時間和財力了。

    雲秀跟雲佩回到車架上,胤禛娶了福晉了,就不跟她們坐一塊兒了,獨自騎馬跟在外頭,胤祚不想讓四哥一個人太孤獨,也自告奮勇跟著他一塊兒了。

    胤禎年紀太小,康熙不讓帶著,這會兒寄養在太后宮裡。

    胤禛隔著馬車簾子和額娘、姨姨說話:“九弟這個病也不知道能不能治好?”

    雲秀想著她雖然不知道歷史上胤禟有沒有生過這一場病,但是還是知道胤禟最後活的時間還挺長的,不至於這個時候就夭折。

    可其餘人不知道結果,依舊在擔憂著。

    連胤祚都說:“雖然平常九弟討人厭了一點,可那樣生著病,看著實在可憐,也不知道太醫們行不行。”

    雲秀想了想,說:“中醫治不好的話,西醫怎麼樣?”她知道中醫裡頭有擅長外科的,像華佗這樣的就是,可實際上據她瞭解到的,這會兒的中醫大多數外科都是進行一些骨骼之類的處理,很少會有研究這種割瘤子的,按理來說應該是有的,但是可能分散在全國各地,根本來不及趕過來。

    胤禟還在發高燒,等他們來的時候,都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局面了。

    雲秀想的是皇宮裡頭的那些西方來的傳教士。

    她之前和白晉一塊兒參與進了化學實驗室1,當時提出來有青黴素這個東西,但是他們的研究並不順利,雲秀知道青黴素是什麼東西發黴做出來的,而世界上最早的青黴素這會兒應該還沒發明出來,所有人都無跡可尋,進展也就十分緩慢了。

    但是她是知道,西方的傳教士們是帶了很多藥過來的,萬一那些傳教士裡頭也有會醫術的人呢?

    胤禛聽完她說的話以後眼前一亮!他平常學數學,胤祚也學,所以他們和傳教士的接觸還是頗為頻繁的,對於一些西醫的手段也算了解,太醫們束手無策,他們還不如問一問傳教士們有沒有辦法。

    想出來以後,他立馬騎著馬去找了康熙,說了這件事情。

    康熙已經算是病急亂投醫了,雖然已經在動身去塞外了,心裡頭還是惦記著行宮裡的胤禟,現在聽見胤禛說起西醫,最開始的時候還猶豫了一下,到了後面乾脆下了聖旨,讓那些傳教士們互相舉薦,問問有沒有認識的外科醫師能夠救治胤禟。

    聖旨一道道傳回京城,連帶著胤禟也一塊兒被送回了皇宮。

    巧的是,正好白晉認識一個葡萄牙的傳教士,他在醫術上頗有建樹,當時就承諾下來會給胤禟看一看能不能治。

    消息再傳回來的時候,胤禛他們幾個兄弟也都跟著鬆了一口氣。

    心裡頭都許著願望——希望小九能夠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