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避不過去的門檻

    雖然弟窯他更加精通一些,但是由弟窯推斷哥窯的技術,加上一些傳承,讓他對於哥窯的燒製,也是有所專精。

    哥窯是宋代處州龍泉縣人章氏,兄弟中哥哥章生一開設的窯廠。

    哥窯瓷胎質細,性堅,體重,多斷紋隱裂如魚子,亦有大小碎塊紋。

    古瓷器上牛毛紋微帶黃色魚子紋的開片,既屬自然的開片。

    自然開片的瓷器,據傳見於北周柴世宗所創柴窯瓷器中,有一種豆綠色,釉中有細紋開片。

    北宋定窯瓷器乃古瓷中精麗之品,其中開片者,都是柳紋。

    先前陳文哲研究秘色瓷的時候,也研究過柴窯,甚至把技術延伸入了汝窯。

    這些積累,都是現在仿製汝窯瓷的基礎。

    而景鎮那邊,對於開品瓷器,更是有著深入的研究。

    畢竟人家歷史十分悠久,就算是在南宋時期,人家就生產過粉定。

    南宋景鎮粉定,也有的開片,當然有的也不開片。

    除了景鎮那邊,其實國內其他窯口,生產開片瓷器的還有不少。

    一種技術,現代人做不出來,就說是失傳了。

    其實,如果好好研究一下,也許沒有失傳,只不過是轉變成其他技術了。

    比如說宋代的汝窯,它們消失了,難道開片瓷器也消失了?

    不是,那個時期的平陽窯,又稱土定,其瓷也是多有蛇紋開片。

    宋代長安耀窯,有一種細胎細釉帶暗花者,釉極細而帶有開片。

    不識者往往誤認為定窯,這種耀窯瓷暗花開片與定窯瓷微有不同,非鑑定行家是辨識不出來的。

    宋代建窯瓷有一種白色,頗似定窯,但無開片,是二者區別之處。

    清代郎窯產瓷,有先後之分。

    凡瓷器裡外都有開片,底足有燈草旋紋,其色深紅如凝牛血者,是先制之品。

    另一種綠郎窯瓷器,色深綠可愛,滿身細碎紋片。

    其實這是一種明代仿弟窯的作品,至於郎窯這個瓷器,既受近世人重視,但卻又被

    人誤解。

    一般瓷器商人通稱的郎窯瓷,其實乃是明代祭紅之寶石釉,並非都是郎窯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