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一百三十章 準備

    也是聽說了一個小孩搞出了一部《夾川方言訓詁》——這是辜幼文給《夾川方言田野調查》另取的一個名字;以及一部《夾川方言語法音韻研究》——這是後來那部研究性著作的名字,兩部書得到了父親和祖父的大讚,這讓辜開來也來了興趣。

    辜開來也是韻學家和文字學家,此外還是《宋史》、《史通》和《集韻》專精。

    《集韻》是家學不用多提,《史通》則是唐朝劉知幾的一部著作,講的是歷朝史家如何著史的的論著,該書用了九年時間寫成,    總結了唐代以前史學的全部問題,擁有極高的史學地位。

    這個研究辜幼文是國內的絕對權威,現在也傳給了辜開來。

    而《宋史》,則是辜開來日常研究的“溢出”部分。

    辜開來看來之前已經翻閱過了周至的論文,對於“開方言訓詁一門”的這小破孩也頗為喜歡,言語其實是非常和藹的。

    但是周至面對辜家三代大擘的心理壓力,可遠比面對華玉良和么舅大了太多倍,被辜開來問得說話都結巴了。

    辜幼文看不下去了:“煥章你就放過孩子吧,    這才高二呢。今天叫你來,    是讓你聽聽孩子說的‘信息化工程’,到底可不可行。”

    “祖父你也放過我吧。”辜開來面對辜幼文的壓力,估摸著和周至面對他的壓力差不多:“院裡才成立了‘集韻校定’課題方向,批給了父親五千元。這錢啊,一分一角都有去處,真沒剩餘。”

    “現在我們的主要工作,還是靠這裡。”辜開來用手指點了點自己的太陽穴:“找了信息工程學院的人打聽過了,他們說這孩子說的,的確是未來的方向,但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隨便舉一個例子,目前我國使用的gb2312字庫,一共才六千七百六十三個漢字,要將之用於古籍信息化工程,那基本就是個笑話,差著最少五萬字呢。”

    “還有就是信息技術的人才,不說別的,    現在能夠用王碼五筆打漢字的人,手速分鐘上一百的都不多,有這一手的人,哪個單位不搶著要?”

    “那浩如煙海的典籍,由誰來錄進工程數據庫?”

    “存儲用的設備也成問題,光一部《四庫全書》就八億字,如果要建立達文說的那麼複雜的索引標籤,起碼還得擴充出十六億,那得多大?那是兩點四個g的空間!不說運行,光存放它,就需要兩千張磁盤!”

    “現在國家多少大項目都幹不過來,幾乎就沒有可以分配給我們人文科學研究的信息工程資源。”

    “所以,現在我們就只能兩條腿走路,一邊就像達文如今這樣,繼續用老辦法,用個人學養和精力去夯築;”

    “另一邊,則需要將剛剛說的那些問題,一步步地彌補解決,讓達文這個設想的各種條件,    逐一成熟。”

    “而要完成這些,    又得需要跨學科的人才,父親,祖父,說句不好聽的,信息工程技術的人才,我蜀大的人文社科學系,真的怕是留不住啊……”

    應該說辜開來的這些話都沒有說錯,而且非常務實,也是經歷過院系管理實務錘鍊得來的經驗教訓,和二老的立場又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