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採臣 作品

第六十二章 書裡讀出來的兩種道理

    蕭靜嵐漫不經心瞥了一眼,這位素不相識的書生,看的是手抄本的《春秋》。

    抄寫這煌煌五千字聖賢文章的人筆力雄渾,工整的方正楷體字,一筆一畫橫平豎直規規矩矩,其中卻好像有自成天地的灑脫自在,不禁輕咦一聲多看了兩眼,可惜那書生翻書的速度很快,他沒辦法短時間內分辨出是哪一位大儒做過註釋的版本,只看清每一句話旁邊,都有稍小的字體密密麻麻排列著,顯然是抄書人的心得體會。

    小女孩見賈康年這般識趣,滿意地鬆開拳頭,再次半遮半掩地打量陳無雙,多年來在鎮國公府養尊處優的少年正是最好年華,白皙如玉的皮膚上好像隱隱覆著一層瑩光,烏黑如瀑的及肩長髮用一條黑色暗紋髮帶束起來,額前隨意散著的幾縷青絲竟讓他有了一種難言的慵懶貴氣,迎著窗外的明媚日光,耳垂似乎都是透明的,小女孩不由看得有些痴了,只可惜這位公子的眼睛裡好像沒有任何感情。

    以陳無雙神識之敏銳,坐下之前就感知到桌子周圍有一層若隱若現的氣機屏障,大寒沒有這個本事,也不像是蕭靜嵐該有的手段,那麼不出意外的話,多半是西河派這位落魄道士的手筆了,而員外郎此時的態度,更加堅定了陳無雙心裡的猜測,四樓上絕對還有人在,只是不知道坐不垂堂的千金之子身邊,是否還跟著太醫令或者五境修為的內廷首領。

    在此之餘,也輕易就察覺到了小女孩偷偷打量自己,心情不錯的陳無雙突然朝她做了個鬼臉,穿著一身不太合體簇新道袍的小女孩先是一怔,緊接著撲哧一笑,鼓起勇氣道:“我跟著師父姓徐,名字叫稱心。”

    陳無雙笑著點頭,“稱心如意,好名字。咱倆倒是有緣,我也是自小跟著師父姓。”

    小女孩還想再說什麼,卻見陳無雙拎著酒壺站起來走到蕭靜嵐身邊,身穿蟒袍的少年親自給胸前繡著一隻白鷳的五品文官斟酒,這等場面自大周開國以來一千餘年,即便不能說後無來者,起碼是前無古人,偏偏那位從來了以後就惜字如金的儒雅官員對此安之若素,他知道陳無雙對官場上的長幼尊卑素來嗤之以鼻,反而更奉行江湖上以修為論高低的規矩。

    “公子爺讓玉龍衛副統領錢興送了八張帖子,最後來的只有員外郎,呵呵,京都啊···不如直來直去快意恩仇的江湖好玩,也比不得萬眾一心的北境城牆有趣。心正身不斜的人從書上讀出來的都是濟世治國的堂皇道理,就像我身邊這位名不顯時心不朽的賈兄,可惜大多數人走了偏路還日以繼夜孜孜不倦,讀出來的都是明面規矩底下的鬼蜮伎倆,可惜可嘆。”

    話音既落,賈康年訝然抬頭,而蕭靜嵐默然低頭。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