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第 164 章

    島上高城,向東而望,滄海無際。

    海風從窗戶湧入,連酒盞裡都是微瀾瀲瀲。

    裴少淮起身,負手站於窗前東望去,只見斜月沉沉藏海霧,浪碎金光,月色模模糊糊。他心想,海上是浪濤不止,海下是碣石暗生,眼前這片海註定不安寧。

    海畢竟是海,和陸地山川不一樣,所以燕承詔面臨的最大困境也不一樣。

    裴少淮說道:“海上無船,猶如陸上無駒,船上無炮,猶如手中無刀。”相較於嘉禾衛缺少兵員,戰船、利炮的短缺更難一些。

    兵員可以奉旨招募,戰船利炮卻不是短時內可以補充的。

    燕承詔坐在酒桌上,一邊給裴少淮的空酒盞斟滿,一邊說道:“看來裴大人早都預料到了。”

    其一,船。

    一個千戶中左所,理應配備有二十艘大船。嘉禾嶼軍港裡,也確實漂著二十艘船。

    只是大部分船年久失修,早已破爛不堪,稍有風浪來,船上便可聽聞陣陣吱呀吱呀聲。這樣的舊船,出去打漁都不夠用,更罔論出海追擊敵軍了。

    唯剩零星幾艘船尚且還算牢固,滿足平日出海巡遊所用。

    裴少淮站在窗前,正好可以看到嘉禾衛軍港裡的船隻隨浪漂浮,月光下,木色枯槁。

    其二,炮。

    制銃、制炮必須要用閩鐵——北地鍊鐵多用煤石,得到的鐵料硬而脆,製造出來的炮筒很容易震裂。而閩地鍊鐵多用炭火,鐵料更有韌性,不易開裂。

    身處閩地,盛產閩鐵,偏偏最缺火銃、炮筒。因為武器是由朝廷統一管轄、統一發配。

    而歷朝歷代,朝廷皆以北疆為防禦重點,一直提防著北敵南侵。是以,閩地所產閩鐵大部分都運到了北疆,用於固守九邊關城。“重”了北疆,自然就“輕”了海疆。

    燕承詔又道:“衛所裡最缺的,不是開炮殺敵的兵員,而是執掌船舵的舟師。”

    船隻入海以後,滄浪無垠,要如何循風而駛、避讓碣石,全憑舟師的一對眼、一雙手。一位出色的舟師,知曉海上某處有島宜停,知曉何處暗礁宜防,沉繩可知水深幾許,觀天可知風浪有異……這樣的人才非十幾年、乃至幾十年不能養成。

    燕承詔當年領兵南巡,皇帝給他派了江陰、廣洋、橫海、水軍四衛舟師,兵強船多,自然沒曾有過這樣的煩惱。如今他管轄一個由千戶改編的衛所,方知“鍋中無米、灶下無柴處處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