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 141 章

    車廂內,裴少淮問道:“仲涯以為,城內何處最適合打探消息?”

    少津想了想,應道:“若論熙攘往來,自然是在茶樓酒肆裡,往來的人多,能打聽到的也多些。”

    少津的話不假,南鎮撫司的暗樁就常常設在這些地方。

    裴少淮未置可否,領著少津下了車,一同步入鬧市中,閒逛的路線很是嫻熟。他一路上到處問米價布價,也會適時讓長帆掏錢買一些,意思意思。

    最後來到了柴市裡,近來小雪不斷,擺出來售賣的柴火皆有些潮溼。

    “老人家,你這柴火怎麼賣?”裴少淮問道。

    那老農看裴少淮不似要買柴火的人,卻仍仔細應了,末了又道:“今年願意上山砍柴的人不多,柴火價高了一文,老爺府上若還未囤積冬日柴火,可得叫管家盯緊著些。”

    “我省得了,謝老人家。”

    “可不敢當老爺的一句謝。”

    隨後,又見瓦市的角落裡,有不少攤子在售賣燻羊肉,那些攤販身材壯碩,一瞧便知不是大慶人。

    大抵是價格厚道,圍著買肉的百姓不少。

    兄弟二人遠遠路過,少津本想提醒一聲,卻見大哥淡然處之,視之如未見。

    再次回到馬車上,兄弟二人相對而坐,裴少淮才進入正題,開口解釋道:“茶樓酒肆瓦舍裡,確實能打聽到不少消息,卻多是高談闊論、爾虞我詐,聽到也未必是真。而集市裡的米價布價柴價,多一文少一文,卻是騙不得人的。”

    集市最易察覺多與缺。

    裴少淮舉例道:“今年順天府無旱災水患,眼下剛過秋收,農戶家中尚有存糧,理應是糧價最穩的時候,可這一帶的米鋪叫價隱隱上漲,你可知為何?……你若是多打聽幾回,便會發現這個時候忙著買米的,多是城中的小攤販。”

    說到柴火時,少津主動接過話,分析道:“農閒時,農戶常上山砍柴添補幾分家用,今年天寒柴價高,砍柴翁卻少了,並非人變懶惰了,而是農戶找到了更好的活計。”

    裴少淮頷首,笑道:“言之有理。”

    他繼續引導少津,道:“‘市’不僅存於市井之間,亦存於國與國之間,若能借‘市’之力,則可不戰而勝,免於一場戰亂。”此處顯然是在點評少津九邊禦敵那篇文章。

    單單靠九邊軍屯抵禦北元人是不夠的,餓極的狼最易成群結隊。

    裴少津若有所思,思忖著長兄的每一句話。

    “若是為了想良策而寫良策,則文章少了立意,容易懸浮於空。”裴少淮說道,“百姓的一寸布一口糧一根柴火,皆可成文,‘為民’是最好的立意。”

    裴少淮認真說道:“仲涯,你筆下所寫非字句而已,若是心有所守、為其所爭,則一筆一畫皆如箭羽,殺敵於千里之外。”他從寬袖中取出一封信,遞還給少津,繼續道,“你在太倉州時寫的這封信,便是如此,乃確確實實可以落地執行的良策。”

    信中寫的是——開海之後,設立船引,約束船隻。

    裴少淮一直覺得少津的建議很好,但並未將其納入到自己的諫言中,奏報朝廷。這樣的好建議,理應由少津自己上奏。

    少津心間少了許多茫然,目光變得堅毅,接過大哥遞來的信紙時,有些動容,說道:“謝大哥今日解惑,時至今日,我的筆下不能再為寫文章而寫文章了。”

    兄弟齊心,皆為民而守,為民而爭。

    從學子到入仕,總是需要些時日慢慢摸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