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第 142 章

    江南初入冬, 草木綠意猶似春。

    北風呼嘯南下,成了一隻只商船揚帆出海的助力,正是太倉碼頭最忙碌的月份。然這日午時, 還有大半日的時辰可做活掙錢,百姓們卻早早收拾行當往家走, 碼頭邊大半的商鋪亦閉門謝客。

    外地的海商不明所以,一番打聽,才省得知州大人今日離任,百姓們急著趕去衙門送別。

    申時, 州衙外已圍得水洩不通,百姓們有的挎著竹籃,有的拎著食盒,裡面或是爽口的瓜果, 或是家常的點心,不一而足。

    裴秉元著一便衣, 立於州衙後院中, 環顧這院中的一瓦一石,經年累月的過往湧上心頭。他心間並無太多悵然――請辭是深思熟慮過的事, 該想通的都已想通。

    只是聽見衙門外百姓們的呼聲, 又免不了心生不捨。

    “大人,老鄉們都在外面等著, 您出去同他們道個別罷。”同知說道。

    裴秉元點點頭。

    州衙大門打開, 挽留聲頓時迭起,老鄉們的臉龐映入裴秉元眼簾,喊不上大名卻很熟悉――有一起守住城門嚇退水賊的民壯, 有寒冬敢下海扛沙袋壘堤壩的青年, 還有船廠裡鑿子刨子造大船的工匠……

    百姓們聲聲挽留, 許多老翁在抹淚,見知州大人慾開口說話,他們慢慢安靜了下來。

    裴秉元掩住哽咽,與人拉家常道:“許老翁,聽說你們家新添了個大胖小子?”

    站在人群前面的許老翁連連應“是”,又開心道:“再過幾個月就能領上街了。”

    裴秉元接過話,這才放聲同百姓們說道:“我同許老翁一樣,家中新添了孫子孫女,我該回去抱抱他們了。”

    百姓中當即有人呼問道:“是裴大公子成家生子了嗎?”

    裴少淮當年“圍師必闕”一計全剿餘寇,此事被寫成說書話本,曾在太倉州茶館裡盛行一時。

    裴秉元大聲應道:“正是他。”頗為自豪。

    離愁別緒猶還在,卻新添了幾分歡快。

    許老翁喃喃道:“按照太倉的習俗,長孫長子是大事,理應要給知州大人隨一份禮,祝孩子鴻運逢吉……”邊說邊從腰袋往外掏,最後掏出一小貫銅板子,硬推著要遞給裴秉元。

    其他人亦跟著,說要給兩個孩子添一添福分。

    裴秉元哪裡能收,連連推卻著,正巧他見到船廠的王匠頭手裡高舉著一艘木雕的小船,於是伸手把小木船接了過來,對大傢伙說道:“鄉親們的心意我都領下了,我把太倉州的小船帶回京,希望他們往後能像太倉船一樣,乘風破浪。”

    裴秉元作最後的叮囑,他說道:“鄉親們,太倉州能有今日一路不易,萬不能因抬高了堤壩而鬆懈治水,一年四時皆要巡檢堤壩是否有缺……太倉碼頭與外通商,船隻熙熙攘攘,要守住本心,防荼毒流入,不能急一時之利、貪一時之快……銅板萬貫不如薄技傍身,老祖宗傳下來的造船技藝不能捨棄,輩輩相傳才能造更大的帆船,走得更遠……”

    他一條條說著,沒有刻意的遣文造句,百姓們皆能聽懂,每一條都與太倉州息息相關。

    鄉紳、里正、族長們動容道:“謹聽大人叮囑,必定將此寫入各姓族規中,不能叫後人忘了前人之苦。”

    相守數年,終有一別,話是道不盡的,越說越是不捨,裴秉元一橫心,向百姓們最後拱手作揖,道:“鄉親們,後會。”

    本是“後會有期”,卻因不知何時是期,故只道了“後會”。

    裴秉元登上馬車,百姓們並不攔阻,卻緊隨其後相送,送到城門外又送到驛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