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1625章、造假之地

    不過無論“海工”如何美輪美奐,始終無法騙過一流收藏家,關鍵在於玉器雕磨打琢做舊後,無法形成古玉特有的“水頭”。

    這裡所說的“水頭”和緬甸翡翠用來判別等級的“水頭”概念並不完全一樣。以和田玉為代表的中國軟玉是古玉器製作所運用的傳統材料,玉器長期埋在地下後,其透光度和柔潤度會產生一定變化並形成特殊的、溫潤的光澤。

    珠光寶氣,就是說的這個意思。

    因此“海玉”最後一道工序都不在沿海省份完成,工匠們會將玉器運到晉西做最後一道工序,經那邊——或許是不識字的農婦,或許是白天做農活手掌到處皴皮的粗手,但經過他們巧妙加工後,“水頭”便活脫脫出現了,京都最好的玉器鑑定師都難辯真假。

    內行都說晉西肯定在技法方面有獨門祖傳秘法,“海工”那幫人再精明狡猾也無法“偷師”,關鍵的最後一道做舊工序只能乖乖送到那邊完成。

    京都最高層意識到,要想晉西真正迴歸正軌,堂堂正正發展經濟,前提是徹底剷除吸附於晉西肌體上的造假毒瘤,讓老百姓扔掉造假工具,拿起鋤頭、扁擔、鐮刀,實實在在振興現代農業和農副產品加工產業。

    所以最高層確立的主體思路就是,要派個懂古玩、對古玩市場有所瞭解卻又廉潔自律的一把手空降晉西。

    沈直華毫無懸念進入最高層視野。

    論廉潔自律,當年沈直華在冀北任職有“沈青天”之稱,從基層到省級幹部一路走來從未涉及過經濟問題,歷次離任審計也證實他的清廉自律;因為唐巧在中華文物鑑賞協會,不少老闆假借委託鑑定往沈直華家送古玩,他連門都不給人家進,門口專門用紅漆寫了四個小字“不鑑古玩”,傳為官場佳話

    論懂古玩,唐巧家傳淵源,沈直華也精於此道,他在“古墓之鄉”工作期間發起嚴厲打擊盜墓保護古墓群的活動,半個月破獲四十餘起盜墓案、抓捕兩百多名盜墓賊、收繳各類古玩三千多件,然後邀請故宮專家撿出真品全部上繳,贗品燒的燒燬的毀固本清源立下大功!

    兩條硬碰硬的條件全部符合,縱觀其他省部級幹部,也有達到標準但都不如沈直華突出,加之連續墊底原晉西申委書記無心戀戰,多次打報告主動請求退二線,讓年富力強的同志頂上去,最高層遂拍板突擊提拔沈直華。

    然後才考慮到平衡,即不能讓外界造成沈直華一枝獨秀的感覺,不然會給大換界工作帶來困難和麻煩。

    又不能一下子越級提拔四五位申委書記,既沒那麼多位子,大規模換將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揣測、不安和混亂。

    思來想去,決定從那批培養鍛鍊的中堅力量裡挑出孟大舟形成制衡,理由有二:

    一是孟大舟與沈直華同樣穩健踏實,沒有特別擅長的方面但也沒有明顯缺陷,屬於全能型領導幹部;

    二是在沿海系內部孟大舟也八面玲瓏,不管與目前佔主流的桑首長,還是始終活躍在一線的陳首長系,以及傅老系等各方都比較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