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2875章 密室奇寶

    他以與年齡不相稱的敏捷掀起密室中間方桌桌布,玻璃臺下赫然密封著一卷畫軸,瞬間白鈺險些脫口說出來——

    明代摹本《尋隱者不遇》!

    同樣尺寸的中堂水墨畫,同樣畫著一座大山,一條溪流,一個頭戴斗笠的人手拿魚竿坐在涼亭裡,畫意蒼茫清幽有股悲涼落寞氣氛,左側“尋隱者不遇”五個字撇如匕首,捺如切刀,正是建文帝練就的瘦金體風格。

    與柏家收藏不同的是,畫卷用的是明代車書樓的迴文宣,墨則是明代制墨大師程君房的歙墨,可見鄭家子弟將《尋隱者不遇》交給柏家前請高手精心揣摩之下臨摹的更具權威也更有研究價值,畢竟時間點相當接近真跡。

    之前吳伯煞費苦心,屠鄭雄則以親家身份都未能踏入引鳳樓得償所願,而白鈺去年擺出絲毫不感興趣的姿態,反而陰差陽錯之下近距離親眼目睹,實在造化弄人啊。

    在夜明珠珠光照耀下,白鈺裝作若無其事地打量畫卷,眼睛卻如精準的掃描儀將畫卷每個細節深深刻到腦海裡,嘴上閒閒淡淡地說:

    “很老的畫,保存至今實在不易,是不是真跡?”

    “好像是摹本,老朽對書畫一行鑽研不深無從領會,”鄭守福指著落款道,“大明乙卯年冬,至今好幾百年了,之前很多人包括市領導都想看它,搞不清楚原因。”

    白鈺堪堪掃描完畢,目光轉到別處道:“看樣子引鳳樓只燒了一部分祖傳物品,份量重、價值高的都藏在密室?”

    鄭守福坦率道:“祠堂、引鳳樓戒備再嚴都擋不住明火執仗搶劫的,更別說有些領導打著文物招牌試圖染指,數百年來鄭家一直採取這樣的方式……”

    他指指西北角落,又指指上方續道,“引鳳樓主、側樓陳列著近百年來家族保存下來的精品,燒燬於大火真的令人痛心;但更久遠的防患於未然都收藏於此,每年清明祭祖子弟參拜瞻仰或有貴客光臨,有繩式升隆板把靈智石之類運到側樓,再由嫡系子弟予以擺放……年紀大了做這些活很吃力,幸好以後不需要了。”

    白鈺連連頜首,欣慰道:“核心寶貝都在就好,鄭家依然是世傳家學淵源深厚的鄭家,很好,很好。”

    鄭守福得到誇獎也頗為受用,捋著鬍鬚道:“這裡還有我鄭家在明代先祖手書札記,不過是清代摹本,真跡上世紀末就送到省銀行金庫保管。”

    “聽說鄭家就興起於明代,當時是嶺南地區很有影響力的名醫?”白鈺問道。

    鄭守福對天拱拱手,道:“先祖鄭吉墀曾作為寶船六大名醫追隨鄭和下西洋,立下顯赫大功,也因此與柏家等深深紮根嶺南傳至今日。”

    白鈺邊遊覽櫃架裡的各類札記、筆記、文稿和古玩珠寶,邊漫不經心道:

    “先祖名醫應該留有關於下西洋的珍貴資料吧?”

    鄭守福招手將鄭守維叫過來——鄭守維仍在痴迷地研究《尋隱者不遇》,手指在玻璃上比劃顯然是書法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