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墨白 作品

3450【改革軍制】

《木蘭辭》中有“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一句,可見花木蘭家就是軍戶。

金代、元代也都採用了軍戶制度,到了明朝繼續延續軍戶制度。朱元璋為了保證國家兵役、徭役、田賦以及丁銀收入的實現,把居民劃分為四種:民戶、軍戶、匠戶、灶戶。

規定軍戶是軍人及其家屬,種地織布自己養活自己,不必向國家交稅。平時耕作、戰時打仗。

這種兵農合一的制度,看似很美好,但其實卻是不可持續的。

一來,底層士兵的福利得不到保障。因為他們世世代代都是軍戶,不得擅自逃離,所以等同於長官的奴隸,不僅田地往往被長官侵佔,而且連人身自由都沒有,依然還要被長官奴役。

二來,底層士兵既為農又為兵,其實卻是兩者都無法兼顧。耕地的同時不能訓練,訓練的同時不能耕地。導致軍備廢弛,一到戰時,可用之兵,甚至不到兵額的一成。

因此到了明朝中後期,軍戶制就已經名存實亡。

明軍的戰鬥力變得極其低下,有不如無。嘉靖年間,幾十名倭寇都敢登陸之後,千里奔襲金陵,而一路上遭遇不到絲毫有效的抵抗。

這次在湘鄂平叛之戰中,明軍的戰鬥力對比也很明顯。

項南的新軍戰鬥力驚人,屢戰屢勝,未嘗一敗。而且參與平叛的普通明軍,根本沒有一戰之力,觸之即潰,接連遭遇好幾次敗仗,到最後只能打打下手。

事實勝於雄辯。

朝廷花再多錢,給這些普通軍士,怕也是徒勞無功,已經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時候了。

因此針對軍戶的弊端,項南決定廢除祖制,由軍戶制改為募兵制。

……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