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墨白 作品

3375【黃河築壩】


項南住進新鄭的旅館之後,吩咐客棧廚子做點當地美食。

 
“皇上,這些都是粗鄙之物,哪能入您的龍口呢?”當地官員一聽,連忙阻攔道。

 
“你給我住口!”項南一聽,大聲呵斥道,“朕這次南巡,就為了遍訪民情。而民以食為天,朕就是要跟百姓吃一樣的食物,如此才能瞭解民情。你這麼橫攔豎擋,是不想朕與百姓親近麼?”

 
地方官員被項南這通訓斥,頓時被嚇一跳,再不敢囉嗦。

 
隨後,客棧的廚子們便開始忙著為項南等人做菜。

 
其實身為新鄭最大客棧的廚子,他們的廚藝自然是好得。就算比不上御廚,但也能拿得出手了。

 
三下五除二,便整備出好幾桌酒菜,其中多是新鄭當地的特色。諸如鯉魚焙面、鍋貼豆腐、炸紫酥肉、灌湯包兒等等。

 
大家吃得都很高興。

 
其實在後宮,皇上也好、嬪妃也好,可吃得菜的種類並不多。

 
因為御膳房做菜,都是按照宮中代代傳承的固定菜單。這些菜單都已經過幾代人的實踐檢驗,無論口味還是安全性,都四平八穩最為穩妥,有一個顯著特點是“古老而無變化”。

 
御廚們的宗旨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很少去嘗試開發什麼新口味新菜式新食材,免得因口味不合皇帝心意或者讓皇帝肚子不舒服,惹上麻煩。

 
再加上御廚也怕把皇上的嘴吃刁了,所以飯菜、水果、茶葉等都上得不是最好的。

 
而且皇上的御膳大多是提前做好,然後上菜時再去熱一下送上來,所以大多菜式都已經不新鮮。

 
每道菜還需要試毒的太監試菜,等到了皇上面前的時候,大多都已經涼了,根本不好吃。根據清末宦官的回憶,御菜的特點就是“毫無滋味,令人發膩”。

 
溥儀也回憶說,大多數御膳都是擺樣子,只能看不能吃。而且為了節省成本,甚至都腐爛變臭了,還要繼續往上擺。

 
皇上也都知道御膳不好吃,所以大多會在飯點的時候,去後宮嬪妃那裡蹭飯吃。因為嬪妃們多有自己的小廚房,稱為“內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