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墨白 作品

3309【武備學堂】





市舶司這一衙門主管的就是海上對外貿易,也就是古代的海關。從唐玄宗時期,粵州便已設立市舶使,宋元時期,海上貿易都相當繁榮。





像泉州就雲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賈,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到了明代,因為倭寇作亂,再加上朝廷多次海禁,才導致對外貿易受到較大影響。





清朝同樣採取閉關鎖國的策略,康熙年間撤銷所有市舶司,只開放了江、浙、閩、粵四處海關。





而乾隆年間更是將江、浙、閩三處海關關停,只剩粵州海關,號稱“一口通商”,由十三行負責外貿。





但項南知道外貿的重要性。它不僅能夠為清朝帶來海量的白銀收入,最關鍵的是還能夠打開國門,讓國人知道現在的國際形勢。





歐洲在十五世紀,就已經開啟大航海時代,開闢了遍佈世界各地的殖民地。而清朝的百姓,偏居一隅,還以為自己是天朝上邦,天下第一,驕傲的不可一世。





更關鍵的是,十八世紀,歐洲已經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發明,大大增加了生產、運輸的效率,使得西方國家快速變富、變強。





相比起來,清朝就一直閉關鎖國,蒙著眼睛當自己的天下第一。結果到了十九世紀,被人一通胖揍,導致百年屈辱,成為整個民族不堪回首的記憶。





項南自然不希望這種事再次發生。所以他要大開國門,歡迎外商來做生意,來投資。他還要藉機引入西方先進技術、文化知識,他要讓國人睜眼看世界。





而不是眼睛一閉,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在夢裡做自己的天下第一。





……





中國所產的絲綢、瓷器、茶葉、香料、藥材本就在歐洲大受歡迎,只是因為清朝閉關鎖國,只允許十三行做外貿生意,才導致外貿不暢。





如今朝廷新開市舶司,允許洋人來做生意,一時間,大量外國商人湧入中國做生意,也給清朝百姓帶來了大量的新鮮資訊。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