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墨白 作品

2517【收穫滿滿】

雖然他早已大圓滿的內功再無寸進,但是對武學的理解和應用,卻已經到了一個玄之又玄,神而明之的境界。

……

到了這一境界之後,項南再回望過去,頓時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對武學的理解也更明晰了。

在他看來,武學總共分為四部分,內功、外功、應用和理論四部分。

內功、外功都好理解。

內功即是內力、真氣。內功越深,綜合素質就越高;外功,即是招式變化。外功越高,招式越巧妙,變化越豐富。

但僅內功大成,或外功大成,都不能算是高手。

比如段譽內功曠古爍今,但因為不懂外功,十成內力發揮不出一成。不僅無法躋身強者之列,反而總被人花式血虐;

外功大成之人,如學會獨孤九劍,卻被廢去內力的令狐沖。因為內力不足,一旦對付內功高深之人,就會立刻陷入險境;

內功、外功均大成之人,要比較誰厲害還要看對力量的應用。

比如全真七子中,丘處機、馬玉、王處一內外功都相差不大,但丘處機臨敵經驗最為豐富,戰績也最為卓越,一個人打彭連虎、沙通天、靈智上人、侯通海,雖然吃力卻也沒有很快落敗。

相比起來,馬玉第一次跟彭連虎打交道,就上了大當,被他用毒針扎破手指;王處一也被靈智上人偷襲,中了他的大手印……

而內外功大成,對應用也足夠熟練的人,再加深武學理論的研究,才有躋身絕代高手的可能性。

好像郭靖,在上桃花島時,已經學會降龍十八掌,並飽餐蛇血,有了數十年內功基礎。並且跟黃河四鬼、楊康、樑子翁、歐陽克、梅超風等連場廝殺,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

最後在桃花島學會全本《九陰真經》,武學理論達到了一個巔峰,由此才有了成為五絕的可能。

相比起來,丘處機就缺乏最高理論的指引,以至於一直無法成為絕代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