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墨白 作品

第649章 650【成名了】

    而且,種了果樹之後,地裡就很難再種別的。這就連著兩年沒有收成。那對村民們是很大的考驗。他們未必敢於追隨呢。

    另外,果樹需要的是規模效益。只有產量高了,才有外地客商來買果子。如果只是幾畝地的產量,外地客商根本不會來。

    而就地販售的話,水果不像雙孢菇。寕夏這塊本就不缺水果,賣不上高價,要賺大錢,只能是往外賣。

    自己往外運,就這麼幾噸的產量,運到南方,利潤連車皮錢都不夠。到時候,賺不到錢,鄉親們見不到效益,還是不敢跟著幹。

    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因此,必須是一開始就得上規模,這樣才能有效益。

    項南預估,一開始,起碼也得上兩百畝。金灘村倒是還有荒地,只是不知道,肯不肯讓他承包。

    畢竟現在還是九零年代初,私人做生意都受限制,更別說大規模承包土地了。

    ……

    就在項南準備回玉泉營,跟當地商量此事之際,銀川市的人就找了過來,希望能夠將項南樹為典型。

    項南一聽,立刻點頭。

    他正愁該如何跟他們打交道呢,這可真是瞌睡送枕頭,想啥來啥。

    項南隨後就接受了媒體的訪問,將自己勇鬥歹徒的經過,將自己的創作經歷,以及立志要帶鄉親們共同致富的心願講了一遍。

    這篇報道刊登出去之後,項南立刻就火了。

    勇鬥歹徒倒還是小事,關鍵是,一個農民居然成了作家,半年寫了近兩百萬字的文章,而且文章還出版了,賺了四十多萬……

    這可讓民眾們羨慕不已。

    要知道九零年代初,萬元戶都還是稀罕物兒。

    項南卻靠著寫文章,從一個窮山漢,一躍成為知名作家,還賺了四十多萬。

    這可真是個奇蹟!怎能不令人羨慕!

    而項南立志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的心願,也讓市裡非常滿意。對於項南到村裡承包土地,教村裡人種果樹一事,大開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