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下的傳說 作品

第3章 進化路上難掉頭

    “甲基——”

    “你知道啊。”

    “誰不知道這個呀?”張荷無奈道。

    “鏈接了甲基的染色體位置上,基因功能團就會暫時失活。稱為‘甲基化’。甲基化失活的標記,是可以傳給細胞分裂後的子代的。這種標記,我在設計中也經常用。”

    小蘭看了眼荷花姐姐,簡潔地歸納道:“就是“獲得性”可以遺傳下去。”

    “你是說,她的孩子,因為她那一代遺傳下去的‘甲基化’,所以才不能按照過去的正常時間出生?”

    “不,我認為恰恰相反。”——是因為甲基化被解開了呀!

    蘭澤感慨道,“這種標記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消除的,特別是有性生殖的減數分裂之前。所以……”

    從遠古開始,一代代嬰兒痛苦而絕望地掙扎著出生,產道的盡頭是光明。

    陽光、火光、燭光、燈光,是生存的希望;留在溫暖黑暗的母親腹內,最終來臨的將只有死亡。

    在穿越產道的拼死掙扎中,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內,一代代添加、一代代強化,代表著可以活下去的標記!腦部已經發育得太大、這時必須立刻出生的標記!

    出生,出生!否則死亡!

    百萬年來,人類都是生理上的早產兒。

    臟器還未長好,腦部遠未發育成熟,就無能為力地,早早來到這個危險的世界上。

    現在這些標記,在平靜而安全的出生過程中,不再疊加強化,逐漸自己消失了。

    “所以,現在的嬰兒可以發育到真正成熟,再發出‘我要出生’的信號。”蘭澤總結道。

    “所以以前都是‘十月懷胎’,只有三百天左右?”

    “280天左右。300天的頭圍就生不出來了。我們倆究竟誰是女人?”

    “啊哈?這些一般人都不知道吧。育兒所裡面不是要養兩年才生的嘛?”

    “610天左右,不到兩年。”

    “看來你深有研究?”荷花姐姐有點尷尬。

    小蘭微微一笑,不再開口,專心過馬路。

    那個死去的女人,因為孩子懷得太久的緣故,早就不可能正常分娩了。

    育兒所和體外育兒方式,無論被看成是占人口一半的女性福音,還是被看成全體人類的浩劫,現在神州大地的這代人,已經無法擺脫育兒所,無法恢復原先的生育方式。

    一百年前的大神洲,長期受困於一種經濟衰退:育齡婦女生育造成的勞動力縮減伴隨經濟下滑,和育齡婦女難以離開工作崗位導致總人口數量和質量的崩塌,兩者之間形成的週期性震盪,使得人口狀況與經濟狀況,同時陷入了無法擺脫的衰落陷阱。

    大神洲跳出陷阱的最終方式就是:體外育兒。

    確切地說,是國家福利制度保障下的體外育兒普及化。

    在納入社會福利之前,商業化的體外育兒服務在神州大地已經流行了好些年了。這個產業剛出現時,主要面對全世界的富人。但也許是因為人種先天缺陷的關係,這個行業蓬勃發展形成規模,是在東部亞洲長期受困於人口負增長的幾個國家裡。

    東亞和北亞人種,嬰兒的平均孕育時間最久,出生頭圍最大,雙胞胎率最低,自然難產率最高。所以,女人不願意生孩子。她們比其他人種的女人更怕生孩子。

    出生後嬰兒的缺點也很明顯。學會走路,學會獨立穿衣、獨立吃飯,時間最晚。需要全天候貼身照料的時間最久。

    當然,這個人種的優點也不是沒有。比如說,成年人的平均腦容量最大。但這有什麼用呢?

    成年人不能憑空變出來。

    首先得有嬰兒。

    在自然孕育方面,非洲女性的生育表現最優秀,雙胞胎率最高,嬰兒獨立最快。歐洲土著人種表現也不錯。

    大神洲有了體系化的體外育兒制度之後,不但一舉扭轉了經濟衰退和人口崩塌的雙重困境,而且開始為宇宙空間的開發提供大基數人口基礎上的高質量人才貯備。

    但現在,我們還是原來的人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