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 作品

第330章秦王的改變,宗人院上下的佩服

  “現在許多州府都生搬硬套我在福建的政策,可是效果不顯著,其中的問題就出在這經濟方面。”

  “只是這不是片面的經濟問題,而是還牽扯上多方面。”

  聽到宋隱說得如此詳細,朱樉更專注了。

  他全神貫注地盯著宋隱。

  “納稅是百姓的義務,可是百姓為什麼要牴觸呢?你要設身處地的站在他們角度去想問題。”

  “比如說,百姓連溫飽都成問題,哪裡還有多餘的銀子來交稅?”

  “還有一點,要看看官府制定的稅收會不會超出了百姓可以承受的範圍,所以百姓覺得這是苛捐雜稅。”

  “這些都跟經濟有關,所以你要從農業抓起,大力發展農業,逐步進行整頓。”

  “你就把稅收當作切入點就行,因為稅收可以貫通農業、經濟、人文和社會。”

  “農業發展了,社會上的方方面面也跟著動了起來,經濟自然就上去了。”

  “百姓有了銀子,官府又提供保障,百姓也就不會再牴觸交稅。”

  朱樉聽了猶如醍醐灌頂。

  想不到稅收都能牽扯出這麼多問題。

  想當初他得知百姓不願意交稅時,第一反應就是他們捨不得銀子,也不信任官府。

  事實上卻不是銀子那麼簡單。

  朝廷早就制定了雷打不動的糧稅,現在又多出了個人所得稅。

  可是經濟卻沒有提高,百姓能樂意交稅才怪。

  百姓心裡排斥,官府的各項政策自然就推廣不出去。

  朱樉現在明白了,所有的政策,都離不開銀子。

  “原來如此,宋師,我大概有些明白了。”

  宋隱見狀,還算是滿意地輕輕頷首。

  還好,這腦子還不算太蠢。

  “還有這個摺子,官員書寫得太過繁瑣,不單單是你自己,也要讓官員記住,要言簡意賅,找出問題要害,再釜底抽薪。”

  “如此一來,造成問題的緣由就迎刃而解。”

  “治理封地,就好比從雜亂無章的線團裡,把線頭找出來。”

  “如果找不到線頭,你又如何整理這團亂麻。”

  “但是也不能簡單粗暴地一刀切,否則肯定會引起百姓暴亂。”

  朱樉認真地傾聽,不敢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