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李斯的退讓

  或許,是李斯心中殘存的愧疚吧,他對不起荀子大儒,現在,面對著儒家的再度崛起,面對著陳大人的咄咄逼人,李斯並沒有用嚴厲的話語還擊。

  他作為朝中法家弟子的代表,朝中法家勢力強大,若是據理力爭,振臂一呼,陳馳是說不過他的,再大的理論,在絕對強悍的實力面前,也是脆弱的!

  但李斯沒有,不知道為何,他少了那一天在宴會之中爭論是分封還是郡縣的傲氣,少了太多的鋒芒!

  難道真的,是李斯原來作為儒家弟子心裡的那份愧疚,對荀子大儒的愧疚,使他不願意再對新生的新儒學下重手?”

  扶蘇有些疑慮。

  “剛剛寡人還說你長大了,看來了,看人看事的角度,還是像孩子一樣天真!你剛才說,李斯愧疚了,是因為對荀子,都背棄儒家的愧疚?

  天真,若是心中有愧也不至於離開儒家了,李斯啊,他是朝中一等一的聰明人,剛才在大朝會上,陳馳開口為新儒學發聲,李斯雖有爭辯,卻並不激烈是吧,你還拿他和昔日宴會上作對比!

  寡人告訴你為什麼,昔日宴會之上,李斯和廷尉等人,已經知道寡人想要什麼,要的就是郡縣之制,那他自然是堅定不移的開口,因為,這些話一出,對他有好處,郡縣制推行,最為大力支持者,李斯自然獲有大功!

  但是,在大朝會上,你先開口提出了新儒學,侃侃而談,隨後便是陳馳加以潤色,李斯自然要站出來反駁,但是,他當時還猜不透寡人的想法,所以不敢貿然開口,話語也不強硬,僅僅是表明一個態度罷了!

  隨後,在聽到寡人要設立大秦御書院之後,他就再也不開口說話了,你以為他服軟了?

  他是在以退為進啊,憑藉李斯的功勞,只要在朝爭之中,不犯什麼大錯,下一任丞相肯定有他一席之地,你說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