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仁姚雨 作品

第1036章 洞察意圖。

  比如,員工在單位受到老闆的責罵,回家就向自己的妻子、孩子或寵物出氣。

  第五種,合理化。

  即,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即希望達到某種目,但卻始終未能達到時,便否認該目的的價值和意義。

  第六種,否認。

  是指個人潛意識阻止有關自己痛苦的事實進入意識。

  否認和壓抑不同,壓抑是潛意識的,而否認是在潛意識和自主意識結合中進行的。否認不是忘記,而是堅持某些事實不是真實的,儘管所有證據都表明那是真實的。

  比如,一位深愛妻子的人在妻子死後很久,仍表現得好像她還活著一樣。他在飯桌前給她留個位子,告訴朋友們她走親戚去了。

  第七種,昇華。

  將本能的衝動或慾望轉移到為社會許可的目標或對象上去。

  如參與某些具有攻擊性的運動,如拳擊、橄欖球等,就使得潛在的攻擊衝動以社會可以接受甚至鼓勵的方式宣洩出來。

  以上這七種,就是人腦對身體進行的自我保護。

  換而言之,凡對自己不利的事情,大腦都會自動過濾,併為自己找到一個合適的開脫藉口和理由。

  就像是某種程序,大腦會按照程序進行,並以主體為中心自動生成一段自己能接受的片段。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對患者進行刺激。不管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要主動激起患者的防禦機制。

  防禦機制說白了就是保護靈魂不受到損害。在被動的時候,防禦機制是默認防禦一切有可能傷害到靈魂的事情。

  而這樣的防禦行為,通常不分主次。或許會選擇保護患者的主要靈魂,或許會保護外來靈魂,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而對多魂患者來講,他的主體靈魂只有一個,一旦防禦機制啟動後,肯定會優先保護本體的靈魂。外來的靈魂則不在防禦機制的保護之中。

  所以,我們便可以趁這個機會讓患者吞服大腦和藥丸,以此囚禁患者體內的另外一個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