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斌獨孤月 作品

第三十七章:遊俠的榮耀

  一旁的周家父子,從羨慕的眼神變成憐憫的。。。祝福,嗯,是祝福,總之這家人很講義氣的搬出了韓家商號。

  獨孤信是獨孤原的小兒子,和獨孤月如也最親,看妹子出門後,悄悄的問韓斌:“妹夫,聽說你對風月樓很熟,明兒去逛逛?”

  尼瑪!自家妹子一走就約我去青樓,想套路我,沒門!“阿信,你可別亂講,我一向潔身自好,所以不熟。”

  十二個舅子那鄙夷的眼神讓韓斌有些臉紅,他在風月樓作的曲子早已響遍洛陽,不熟?鬼才信哦。

  “你們難道不熟嗎?你們可是洛陽土著,想去別拉上我,我現在是官員,有風評的。”

  “少來,是官才好,現在去還可以得個風流才子的名號呢,別看我們一直待在洛陽,可老爹管得嚴呀,哥幾個從風月樓門前路過,多看兩眼都得捱罵。”說得有些唏噓。

  那就更不行了,帶著舅子們上青樓這事絕不可行,除非有什麼值得慶祝的事,比如這次的封賞,一聽這話屋內的人都笑地非常猥瑣。

  朝廷對待叛黨是嚴苛的,對忠勇之士是寬厚的,大度的,比如參與剿滅羅力的義士,戰死者從優撫卹,有功者重賞。

  而韓斌組織的那三十幾人額外受到嘉獎,一塊刻有‘忠肝義膽’的玉佩,讓所有人都高興了好半天。

  由於古時戰爭頻發,中原大地的人們尚武成風,有人說他們是為了建功立業,在韓斌看來則是時代的無奈。

  當外族入侵時身強體健者,可為一家老小多謀得一口飯吃,武藝高超者有望晉升廟堂,成就霸業的也是大有人在。

  戰後習武的傳統也保留了下來,可很多的武人在和平時期總耐不住寂寞,也就成為了社會的不安定因數,他們統稱遊俠。

  有人把快意恩仇、快馬仗劍的生活稱之為,追尋自由的浪漫,追求自由本身沒有什麼不對,可一些我行我素的人,卻把自由看成了對律法的蔑視。

  很多遊俠不問是非當街殺人鬥狠,只求心中痛快,為各勢力所用對抗政令,只求不羈之命等等,種種行為使他們的社會輿論與流寇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