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 調令





“我懷疑這信不是咱媽寫的。”夏芍已經將信看完,聲音淡下來,“咱媽不識字,寫信都是找別人代筆,字跡上看不出來,但她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開口跟我要錢。”




之前她叫萬輝買地瓜,她媽還囑咐她掙點錢不容易,攢著點別亂花。




“何況萬輝走的時候,我在他行李裡塞了五十塊錢。這錢是說了不能讓我哥知道,可家裡要是真有事要急用,我媽肯定會拿出來,這信裡卻一句沒提。”




一句沒提就意味著不知道,那這信是誰寫的,還用猜嗎?




這可真是,前幾l個月陳父剛假借陳寄北母親的祭日跟他們要錢,夏萬光又說房子塌了跟他們借錢。都以為東北的錢就跟這冬天的雪片一樣,大風一刮就能來。




夏芍都被氣笑了,“我就說往常都是萬輝寫信,這回怎麼變成咱媽了。”




大概夏萬光平時也不怎麼關心她的事,只是拿了之前的信封,不知道這些,這才露了破綻。




夏芍性子平和,極少有生氣的時候,能這麼說話,已經是有了幾l分火氣。陳寄北漆黑的眼眸也冷淡下來,從後面圈住她,“那這信咱們還回嗎?”




“我回他奶奶個腿兒!”




夏芍脫口而出,說完才想起來,“不對,他奶奶也是我奶奶。”




這副懊惱的模樣又透出幾l分可愛,陳寄北俯身,在她發頂親了親,“那就不回。家裡要真是有事,萬輝就給你寫信了,咱們就當這信沒收到。”




對付夏萬光又不能也郵一包燒紙回去,夏芍也覺得哪怕寫封信,都浪費了自己的郵票錢。




她很快平復了心緒,把信紙重新裝回信封,“只要我不回,就是他浪費了郵票錢。”




以夏萬光那自私的性子,浪費他一分錢都夠他難受的。而且一回信,夏萬光不就知道她不借了嗎?還不如不回,讓夏萬光數著日子等,急死他。




陳寄北什麼都沒說,只略微收緊了懷抱。夏芍微微一歪頭,就能把腦袋枕在他手臂上。




能因為借人三十塊錢不想還,就把自家妹子賣過去,夏芍對這個便宜大哥早有了解,其實也沒那麼氣。不過男人這樣,顯然是在安慰她,她也就沒說什麼。




然後安慰著安慰著,就安慰到炕上去了……




酣暢淋漓的一架打完,夏芍早把什麼夏萬光拋到腦後了,摸著男人的腹肌窩在男人懷裡。




陳寄北身上還有未散的




()熱汗,顯然和他的冷臉正相反,他的身體很激動,情緒很亢奮。




夏芍摸著摸著,就有些想睡了,男人卻突然在她耳邊問:“我走了,對你會不會有影響?”




對她會不會有影響?




夏芍在男人懷裡調整了個位置,“你是釀造車間的,我是糕點車間的,能有什麼影響?別說會不會有人想不開來找我的麻煩,就算真有,他也得能管到糕點車間。”




別看幾l個車間的主任關係看著不錯,沒事還互相串門,可那是沒動真格的。




哪個專管一攤的沒點脾氣,沒點領地意識?




別說其他車間的了,廠長副廠長想插手他們車間的事,他們都未必樂意,何況夏芍在糕點車間還很被老羅看重。




雖然夏芍不說,但她怎麼轉的正,怎麼應對的大字報,陳寄北還是知道的。




明白自己的離開不會影響到她的前途,陳寄北沒再說什麼,默默把人摟緊。




第一天夏芍就開始忙了,雖說距離正式開始做元宵還有近一個禮拜的時間,但有些準備工作總得提前做好。這樣等到了年前那一十天,直接開始包就行了。




首先是將米磨成粉。




食品廠一般每年都會做兩種元宵:一種用乾麵滾的,一種用溼麵包的,也就是湯圓。




乾麵滾的簡單,糯米直接上磨磨成粉,到時候餡料沾一些水,在面裡滾大就行了。食品廠有很多圓形的竹簸箕,不像普通簸箕有開口,就是拿來滾元宵用的。




溼面的湯圓卻有些麻煩,只能手包,江米在上磨之前還需要泡軟。




食品廠的大缸已經刷洗乾淨了,這些江米放進大缸裡用水浸泡,一天換一次缸,泡個兩天才能上磨推。推完還不能馬上用,要繼續放在大缸裡靜置。




這樣磨好的水磨粉裡的水分才會析出來,將表層的水撇乾淨,剩下的就能用來包湯圓了。




這種水磨面因為提前泡發過,做出來的湯圓極其軟糯,比元宵好吃很多。只是因為手包沒有用簸箕滾快,也格外費人力,賣的就比元宵貴,食品廠每年只做三分之一。




而除了元宵的外皮,用來作為餡料的豆沙也要提前製作。




這年代的元宵還沒有什麼黑芝麻餡,基本是以糖餡和豆沙餡為主,糖餡的多,豆沙餡的少。




由於豆沙裡含糖量較大,易保存,做好了放在大缸裡,用一年都不會壞。只不過八月節打月餅,把之前做的豆沙差不多都用完了,這次做夏芍才有幸看到了製作過程。




畢竟她前世做甜品,並不怎麼喜歡用豆沙餡,那時候的豆沙也不需要自己做。




當然食品廠用的量大,也不會像後世把豆沙打得那麼細。都是小豆加糖上鍋蒸熟,晾涼後在添油下鍋炒一遍,一斤豆大概是一兩的油,炒出來的豆沙還微有顆粒感,綿滑又香甜。




夏芍並不是所有的活都參與了,但每個步驟都是怎麼做的,她卻基本搞清楚了。




人忙起來,聽八卦的時間也就少了。




等夏芍再聽到李來娣的消息,石科長那三個孩子已經被接走了,石科長他媽專門從老家趕過來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死心了,走的時候竟然沒像之前那麼鬧。




聽說兩人已經在商議婚期,李家開口要五百塊錢的彩禮,石科長還沒說給不給。




反正婚還沒結,大家對李來娣的印象已經不好了。小小年紀找了個能給自己當爹的老男人,還一去就把人家孩子趕走了,讓人家孩子剛沒了媽又等於沒了爹。




這關裡哪有江城這個城市好過,沒了城鎮戶口,以後上哪找工作,又上哪找對象?




議論紛紛中,商業局有調令下來,陳寄北被調去了土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