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我不做亡國太子! 作品

第1457章 抵京消息


                 由於天津衛特殊的地理位置,對於大明京師來說非常的重要。

  天津衛距離京師不過百里,可以說天津衛確確實實是京師的門戶,對於京師來說無論是戰略位置還是經濟發展位置,都非常的重要。

  所以,當水泥問世之後,朱慈烺主持修建的第一條水泥路,或者說用來實驗水泥性能的道路,便是京師到天津衛的這條官道,名稱為京津官路。

  京津官路修建好之後,從天津衛到京師,一路暢通,方便了交通,極大的縮短了天津衛到京師之間的時間。

  快馬奔馳,不出半日,天津衛的情報便可以傳遞到紫禁城崇禎皇帝的手中。

  洪承疇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式將太子朱慈烺在天津衛登陸的消息傳遞給崇禎皇帝。

  傳信使一路快馬加鞭,向京師疾馳而去。

  不到三個時辰,傳信使便抵達到京城城下。

  一句緊急情報,自然又是一路暢通無阻的進入京城,直達紫禁城。

  傳信使在京師大道疾馳,頓時又引起了周圍百姓的議論。

  “這是什麼情況,又有捷報傳來?”

  “不對啊,要是有捷報的話,傳信使肯定就是高呼了!這肯定不會是捷報!”

  “是不是哪裡又發生戰亂了?”

  “哪裡發生什麼大災了?”

  “………”

  面對突如其來的傳信史,京城百姓自然都是議論紛紛。

  對於百姓們的議論,身為大明皇帝的崇禎自然是不知道的。

  因為,此時此刻,崇禎皇帝正在暖閣內埋頭苦幹。

  這裡的埋頭苦幹可沒有什麼其他意思,就是純粹的努力工作。

  崇禎絕對是大明最勤勞的皇帝,在大明如今日益變好的形勢之下,崇禎依舊沒有任何鬆懈。

  依舊每天勤勤懇懇的工作,每天工作至少六個時辰(一時辰等於兩小時),對於內閣上報來的奏章,崇禎都是一個不落的批閱。

  崇禎內心堅信,大明能夠出現如今這樣中興甚至將來會出現盛世的局面,和自己努力工作是離不開的。

  正是因為,自己努力工作,感天動地,所以連綿不斷的災禍才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