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我不做亡國太子! 作品

第1106章 鄭氏反應


                 大明崇禎十七年四月十五日,歷史會記住這一天。

  安南北部外海,大明北海艦隊南征編隊十七艘戰艦經過十餘天的航行,出現在了這裡。

  通過手中的千里目,站在甲板上的朱慈烺可以清晰的看見遠處的陸地。

  從欽州港出發,在大海上航行了十餘天,終於再次看到了陸地。

  朱慈烺的心情很不錯。

  而在這半個月裡,安南的局勢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方面是,李定國率領左衛營從崇左出發,一路高歌猛進,向安南挺進。

  由於安南精銳人馬大都在廣西戰死,剩餘的士兵也被抽調到南線和阮氏作戰。

  整個安南北部防禦空虛,只有州府的一些捕快衙役。

  這些人平時欺負欺負老百姓,掀掀攤位,抓幾個好人,製造幾起冤假錯案的本事還是很大的。

  畢竟術業有專攻,這些事情是人家的強項,做起來如魚得水。

  但是,讓這些人上戰場抵抗大明全副武裝的火槍兵,還是算了吧。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所以,左衛營進入安南境內後,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甚至有些小縣城直接大開城門歡迎大明鐵軍入城。

  這樣一來,左衛營的收穫很大,僅僅用了十天便連下安南大小城池二十多座,兵鋒直指升龍。

  馬震清率領親衛營從欽州出發,一路上也是少有抵抗,進軍很順利,連下大小城池十餘座,先頭人馬也即將抵達升龍。

  大明軍隊兵分兩路的進攻安南的消息傳回升龍城後,整個城市譁然。

  有人擔憂,有人開心。

  鄭氏集團的統治者自然是擔心的。

  鄭梉帶兵攻打大明,留守升龍的是其一母同胞的親弟弟鄭信。

  鄭信在得知明軍大舉來攻的時候,當時就傻眼了。

  因為明軍來攻還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大哥鄭梉兵敗了,或者說全軍覆滅了。

  損失精兵五萬,對於鄭氏來說,絕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鄭信醒悟過來後,立刻派人南下通知鄭橋,讓鄭橋立刻帶人北上,馳援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