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我不做亡國太子! 作品

第259章 藍星是圓的


                 對於顧炎武的問題,朱慈烺自然感到奇怪,於是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出聲問道:“你為何會問這個問題?”

  顧炎武再次行禮,然後說道:“學生偶爾發現,養花的盆中土壤沒有減少,但是花卻長大了很多,所以學生覺得花長大可能和土壤沒有關係!”

  朱慈烺聽了暗暗點頭。

  “恩,你很細心,植物生長確實可以離開土壤,因為植物生長只是從土壤中獲得礦物質,只要保證礦物質充足,有水和陽光,植物便可以健康成長。因為,植物依靠光合作用…………………”

  朱慈烺又口若懸河的從光合作用講到礦物質,從無土栽培講到溫室大棚。

  一眾農學院師生聽的很認真,而且很多人臉上都會浮現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華夏一直是農業大國,勤勞的華夏人在幾千年來的農業生產中早就總結了大量的經驗。農民們只知道這樣做,卻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做,而朱慈烺的解釋讓他們明白了這麼做的原因!

  朱慈烺講了小半個時辰,講的口乾舌燥,終於粗略的講完了自己記得的一些生物知識。

  顧炎武聽的津津有味,朱慈烺的話解答了他很多疑問!

  “殿下,如果這個溫室大棚能夠成功,豈不是在冬天也可以吃到春夏才有的蔬菜?”

  顧炎武眼中冒光!

  朱慈烺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感覺時間也差不多了,於是開口說道:“諸位,農業乃社稷之根本!希望諸位能為解決百姓吃飯問題而努力奮鬥!”

  說完之後,朱慈烺沒等眾人回應,便率領眾人朝工學院而去!

  沈蒼達率領農學院一眾人恭送朱慈烺離開!

  到達工學院的時候,李寄代表工學院向朱慈烺提了一個問題。

  李寄是什麼人呢?他是大明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的親兒子,之所以姓李,是因為李寄的母親周氏懷孕的時候改嫁到李家!

  作為徐霞客的兒子,李寄對地理也十分的感興趣,而地理屬於工學院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