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護財,砸鍋

  趙庸擺手:“你懂個屁。”

  趙庸看了看四周,見廳裡沒人,這才咬牙道:“這紙鈔之政,最好是不要實行!”

  這話嚇得老賬房臉色煞白。

  朝廷下旨通用紙鈔,趙庸居然想要阻攔,這可是掉腦袋的事!

  “老……老爺……這……。”

  趙庸瞪了他一眼:“你怕個卵子,又沒你事!”

  他站起身,負手道:“昨日太子跟咱商量過,太子還只當咱們跟晉王之間是鬥氣,但大家心裡都明白,這不是鬥氣!這是護財。”

  “護財?”老賬房不解的眨了眨眼睛。

  趙庸嘆道:“各家公侯誰家地底下沒個金庫銀庫?裡面可都是白花花的錢!要是紙鈔通行,那咱們的錢可就掉價掉一半了!錢是命根子啊,平白無故折損一半,哪家能樂意?”

  鈔幣兼行的政策就是會拉低銅錢的購買力,大明缺銅,所以以往的銅錢值錢,一文錢就能買餅子。而這天下藏錢最多的,毫無疑問就是這些官僚和貴族。

  大家都把錢藏起來,這樣大家的錢都值錢。

  可要是銅錢爛市,那大家的錢也就不值錢,說不定十文錢才能買到一個餅。

  而紙鈔政策就是一個道理。

  錢多了,錢就不值錢了。

  趙庸等人就是藉著這個所謂的鬥氣,來壓垮晉王的紙鈔政策!

  同時,只要能夠壓垮銀商行,還能將紙鈔政策的失敗找一個背鍋的人。

  勳貴們不是沒腦子,如趙庸這樣的人,在戰場上智計百出,又怎麼可能是那種束手無策的人?

  趙庸以強國商會的名義廣泛吸納紙鈔,然後在銀商行兌換,明面上,還是為了紙鈔政策出力。

  而現在,就要看興國銀商行還能堅持多久了。

  同時,政策的失敗,這口鍋,要看陛下丟給誰!

  興國銀商行。

  歷經了一個月的兌換時期,每天都可以看到一車車的錢幣從銀商行運出去。

  民間也開始流通銀幣,並且皆以‘吹錢’作為辨別銀幣的方式,一時間,京師街頭可以看到不少人拿著錢幣在吹氣。

  “這銀幣真是好,輕便好攜帶!關鍵是辨別真假,一口氣就辨出來了。”

  “可不是,起初咱還以為這朝廷拿摻了其他東西的錢忽悠咱,後來才發現啊,這銀幣的銀不少,算得上是良心錢了。”

  “不過真要說輕便,還得是這紙錢啊。”

  “紙錢雖好,但管用不管用總歸還是朝廷說了算,這一捆捆的錢幣換成輕飄飄的紙,這心裡啊,總歸還是不踏實。”

  京城各地都在議論錢幣的事。

  不少外地而來的人也興致勃勃的參與進來。

  其中,以山西當地的人最有發言權。

  “你們可不知道哩,在大同,這興國商會的商票可是主流!人家做生意哪跟你們似的,一車車的拉錢,效率太慢了,人家就是靠著幾張紙就把生意給做了。”

  “真的假的?幾張紙就能做生意?”

  “你們太小看興國商會的實力了,大同七百多畝的鍊鋼廠,還有那一天賣三千斤的酒廠,都是人家興國商會的!你們擔心紙鈔不值錢,難道還信不過實實在在的產業?”

  不少人都暗自點頭。

  有句話沒說錯,實實在在的產業是存在的。

  “你們京城人喝的酒,穿的襖子,還有修路的水泥、家裡的農具,不都是人家興國商會產的?”

  “你這話說的,咱大明不都是用的人家興國商會的貨?”

  “嘖嘖,這你們就有所不知了……。”

  酒樓裡,一個一直坐著的白麵小生站了起來,模樣十分端正,手持摺扇‘啪’的一下甩開,單手負在身後,高調的走到中間,隨後在在場不少談生意、會朋友的男子眼中笑道:“諸位!”

  “在下遠道而來,有禮了!”

  有人搭腔道:“那書生,別耗子啃陶瓷滿嘴是詞,有啥話趕緊說!”

  書生笑道:“在下只是一讀書人,但也想給這興國商會說幾句公道話。”

  “咦,人家這麼大的商會,需要你說公道話?”

  眾人紛紛嘲諷道。

  書生嘆道:“諸位只看到了興國商會的規模,卻沒想到人家興國商會是怎麼走到今天的,若是大家仔細去想,會發現興國商會剛出現的時候,只是因為朱雲香坊的香皂,是這麼回事吧?”